第(3/3)页 那名跪下心中惶恐不安的谏议大夫,听到陛下的脚步声逐渐逼近,一颗心也彻底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看到陛下的大脚驻留在自己眼前,他更是深深埋着头,身若压覆了千钧之力,让他的呼吸都开始减弱。 嬴政一张严肃的面孔,看着脚下瑟瑟发抖的谏议大夫陡然露出一丝微笑,亲自弯腰将脚下的谏议大夫扶了起来。 看着一脸茫然彷徨的谏议大夫,嬴政笑着道:“朕知坊间多有谣言,说臣恶生死,喜美言。然谣言终归只是谣言,当不得真。” “陛下圣明。” 所有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虽陛下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是无疑给所有人释压了。 尤其是那名年过半百的谏议大夫,更深深有一种从鬼门关擦肩而过的直观感受。 嬴政对着这名惊魂初定的谏议大夫,挥了挥手道:“爱卿,暂且退下吧!” “谢陛下。” 谏议大夫当即如蒙大赦,急忙谢恩,然后便重新归入了自己的席位。 嬴政站在大殿中央,身板挺的笔直,虽然上千人的目光齐聚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仍旧宛若闲庭散步,视若无睹。 “自三皇五帝,尧舜禹汤,中原大地,华夏儿女。世代浴血,奋战诸夷,万里山河,祖辈牧守。” 嬴政的话音并不大,可却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夹带着沉重的历史宿命,这些都是染血之言。 众人不由自主的浮现联翩,那波澜壮阔的远古时代至今,华夏大地的先贤们从未退怯过。 无论是猛兽天灾,还是诸夷人祸,这片热土总会英雄辈出,力挽一个时代,谱写壮歌。 “终春秋战国,四海宾服,六合归一,巍巍大秦。北有胡狄,西有羌毗,南蛮待毙,东夷可期。” “天何其广也,然不可道哉。地何其阔也,然不足十万里。占沃土万方之地,拥精甲百万之士。视四方诸敌以不见,辖民千万以养尊。” “据雄关扫蔽而自珍,蔑诸夷妄自而尊大。文武醉生则梦死,士民安乐亦忘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长此以往,大秦何存?诸卿何在乎?” 嬴政的声音宛如惊雷,直指人心。 众臣面对陛下的灵魂拷问,不由面露沉重凝思之色,一个个齐声高呼道:“陛下圣明,臣等有愧。” “陛下之胸怀,涵盖古今,借千秋之青史,明后世之警钟。” “陛下雄心依旧,初心不改。听陛下一席警世之言,老臣虽以近花甲之年,仍愿为帝国效力,为陛下尽忠。为千秋子孙后世谋得万世福泽,为大秦帝国筑就万世不拔之基夜,尽之死力。” 王翦心血澎湃的站了起来,对着站在大殿中央,身姿伟岸的嬴政,由衷躬身一拜道。 “愿为帝国效力,为陛下尽忠。为千秋子孙后世谋得万世福泽,为大秦帝国筑就万世不拔之基业,尽之死力。” 满殿文武大臣,这一刻都不由肃然起敬,摒弃成见,全都发自肺腑道。 也许这一生,他们说过太多言不由衷,心不对口之言,但此时此刻,他们感受到自己那颗已经寂静多年的心灵,再次热血沸腾。 七尺男儿,志在四方,若能为国效力,持三尺剑,开疆扩土,名垂青史,谁人不想? 回首少年郎, 热血心飞扬。 十载寒窗夜, 只为报君王。 执笔秉书,塑千秋之业,筑万世之基,谁人又不念? 然官场沉浮,久经世故,多年摸打滚爬,安享盛世荣华,又有几人仍保持初心不改? “只要大秦帝国上下一心,何愁四方夷狄不灭?” 嬴政走回自己的王座上,坐了下去,看着这一幕,不由豪气冲天道。 “陛下,我华夏族自古以来皆以多子多孙为福禄,然民以食为天,限制大秦人口增长的不是百姓不愿生,而是粮食有限,无法供养多出的口吃饭。” “再者民间疾苦,幼儿本就体弱,多遭灾引难,十名幼儿过半早夭。别说民间,就说在座的诸位王公大臣们,又有几人家中没有小儿夭折?” 冯去疾对着嬴政拱了拱手,十分富有见解道。 “不错,御史大夫所言甚是。” “所言极是。” “真知灼见。” 冯去疾的一席话,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嬴政露出沉思之色,然后点了点头道:“爱卿所言有理。” “奉常〔九卿之一〕卿何在?” 嬴政话锋一转,直接点名叫道。 奉常卿立刻站了出来,走到大殿之中,对着嬴政一拜道:“老臣在。” “你是大秦帝国的奉常,掌祭祀礼仪,管太乐太医,朕问你大秦帝国有医者几许?” 嬴政神色风轻云淡的问道。 “禀陛下,管辖巫医的太医令虽是老臣下属,但奉常司所部各司其职,分工不同,这具体数字恐怕要请陛下问太医令了。” 奉常卿心虚不已,说出这番话来,忐忑不已。 “哈!哈!哈!” 嬴政突然大笑起来,吓了众人一跳。 这什么情况? 众人的脑门都挂满了疑问? 果然天威难测啊! “混账……你身为奉常卿,岁俸二千石,银印青绶,爵拜关内侯,位上卿。” 嬴政笑声戛然而止,目光阴冷的盯着奉常卿赵甫,怒斥道。 “陛下息怒,老臣有罪。” 奉常卿赵甫不敢迎视陛下的目光,连忙跪了下去,颤颤巍巍道。 “冯去疾,依大秦律渎职之罪,该如何论处?” 嬴政没有理会跪下求饶的奉常卿,而是对着冯去疾问道。 冯去疾心中咯噔一下,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己做足了功课,不会因此回答不上来。 大秦律令虽是李斯编纂,但要问谁对这大秦律令最为熟悉,恐怕整个大秦无人能够超越陛下了。 陛下看似询问自己,但未尝没有考验自己的意思。 “回陛下,依大秦律,*****,论情节严重与否,重则罢官夺职,满门流放三千里。轻则贬职三级,罚俸三月,以观后效。” 冯去疾理清思绪之后,有些心惊肉跳的回答道。 “嗯,那丞相以为奉常卿当如何处置?” 嬴政并没有表露自己的想法,而是向冯去疾征询意见道。 这…… 冯去疾看了看嬴政,可是陛下脸上古井无波,他根本无从揣测陛下圣意。 一时间他倒有些犹豫起来,这事说小便小,说大可大,关键是看陛下之态度。 满门流放? 是否太过严苛? 贬职降级? 陛下又是否满意? 冯去疾内心七上八下,陷入两难之境。 “回,回陛下……臣以为奉常虽有渎职之罪,可念其乃皇亲国戚,若因此满门流放三千里,恐遭天下人非议。” “不如便连将三级,罚其一年俸禄,以儆效尤,陛下觉得如何?” 冯去疾心中略微思量一番,便十分圆滑的把话给说死道。 “那便依丞相所言,敕令免去奉常卿赢锐之职,降为太宰,罚俸一年。” 嬴政点了点头,当即拍板道。 奉常卿赢锐心中松了一口气,感激的看了一眼冯去疾。 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了,虽丢了奉常卿之位,可好歹没有全家被流放。 “臣叩谢陛下天恩。” 奉常卿赢锐连忙谢恩道。 嬴政没有说话,挥了挥手。 赢锐连忙回到了自己的席位,此时他方才发觉自己后背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湿。 “诸位爱卿所言,甚合朕心。民以食为天,自古皆如是。大秦地广人稀,万里山河,只不过区区几千万人。” “荒地不知几何,人力捉襟见肘。世间万物,无论你想干什么,都离不开人。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大乱之终,大治之始也。” “东海之外,远渡重洋,番禺之地,有一主粮。因产自番外,故名曰番薯,亩产数千斤,得之粮忧自解。” “朕组建帝国海军,其一迎番薯入大秦,以解天下之忧。其二,茫茫大海之外,多海岛。占之,进可兵威四海之外之番人,退可挟大海汪洋之要塞,御番人于国门之外。” 嬴政目光闪烁着精光,振振有词道。 额! 等到嬴政说完,众人才总算理清了思绪。 陛下这第三条根本就是为了第四条铺垫啊! 名不正,则言不顺! 若帝国海军出师海外,劳师动众,是为了解决大秦天下众生吃饭的问题,那就变的完全不一样了。 若只是单纯为了远渡重洋,那便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也。 可被陛下这一番转换,瞬间帝国海军远渡重洋便成了国之大事也。 事关天下万民吃饱饭的问题,这便是帝国头等大事。 原本一些准备劝谏陛下撤销,甚至小规模建制海军的大臣们,瞬间便被堵住了嘴巴。 这个时候,他们还如何反对? 若一意孤行,那便是与整个天下人为敌? “陛下,臣以为帝国海军应该征集五万,如此方能宣扬我大秦帝国无上威严。” “陛下,臣以为最少要十万海师。” “陛下,海军将行番外之地,若是太少,不足以彰显巍巍大秦之国威,更难昭示陛下煌煌之天威。” “陛下……” 一时间,满朝大臣,无不开口,几乎都赞成帝国海军远渡重洋。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还有极少一部分保守刚正派,沉默不语。 看着满朝文武欢心鼓舞,意气风发的样子,他们却并不看好帝国海军远渡重洋未知之地。 自古以来,汪洋大海便是人类禁区。 邻海之滨,虽多有渔船出海狩猎,但也只不过出没近海。 对于深海无人敢涉足,去了深海的,从来就没听说过谁能回来。 “陛下,臣孤陋寡闻,只听闻茫茫大海无边无际,入海百里之外,人不分天南地北。时有滔天巨浪,撕裂一切敢涉足深海入侵者。” 就在这时,御史丞百里华站了起来,对着嬴政提醒道。 果然他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直接淋在了众人的头上。 不少大臣心中一惊,此时方才想到对于大海禁区,自古以来的众多惊骇传闻。 嬴政并不意外,从面前桌案上拿起一面早就准备好的圆盘道:“这是改进版的司南,朕称它为指南针,无论你身处何方,皆可让你辨别方向。” 下方群臣顿时瞳孔瞪得老大,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奇异精巧之物。 这是出自哪位匠作大师之手? “将航海图抬上来。” 嬴政放下手中的指南针,然后对着宦者丞道。 “陛下有旨,将海航图抬上殿来。” 宦者丞站在一旁,立刻高声喝道。 很快十几个内侍抬着一卷巨大的锦布走了上来,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十分分工有序的将锦布缓缓展开,直接铺在了大殿中央。 “啊……” “这……” 满朝文武大臣看着渐渐展开的航海图一个个震惊无比的站了起来,看着那详尽无比的绘制海图,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这是什么手法? 地图还能这样绘画吗? 他们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如此详尽,一目了然的地图。 其中不少将领终年与地图打交道,可也从未见过如此精致地图。 嬴政没有理会震惊无比的众人,而是站了起来,直接一步一步踩在了地图之上。 “这里是大秦。” 嬴政站在地图上,脚下踩着标注大秦帝国,以黑色描绘的版图上。 “这是辽东半岛,朕要在渤海打造帝国海军要塞。而箕子国,晨国必须入秦,如此渤海湾才能真正意义上算是帝国内海。” “拿下箕子,晨国,兵临瀛洲四岛,至此大秦东南方能无忧矣。” 嬴政从大秦的版图挪开一只大脚,直接踩在了箕子,晨国与瀛洲四岛之上,霸道无比道。 “象郡南下,雒越弹指可灭,西渡湄河,中南万里肥沃之地,指日可下矣。” 嬴政说到这里,脸上也不由浮现一丝欣慰得笑意。 “恭贺陛下,大秦万年。” 满朝文武也是喜上眉梢,帝国扩土开疆对他们而言也是好事一件。 毕竟他们与帝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要帝国不倒,他们家族就能屹立不倒。 “只要拿下中南,南海诸岛尽皆大秦囊中之物。” “沿袋陆东渡,直抵安陆,大秦所需之物,皆在此地。” 嬴政走到了袋陆之上,大脚踩在了上面,然后目光炯炯有神的望着远隔汪洋大海的印大陆与安大陆道。 到了此时此刻,满朝文武哪里还能不明白,陛下志在四海,而不是偏居一隅之地。 可看这张浩瀚地图,恐怕非朝夕之功可得,恐怕又要不知多少代人为之奋斗啊! 书阅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