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笔试-《文明重启计划》
第(2/3)页
这第一轮笔试的规则一公布,场下刚刚安静下来的考生们再度炸开了锅,以往的笔试阅卷,饱受诟病的一点就是阅卷人过少,新老院长理念难免有不同,从而导致同一观点但是不同阅卷人的卷子分数相差悬殊。而这次的阅卷人竟然囊括七十二家书院院长,还有二次阅卷的可能性。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儒教对这次儒教交流会的看重,考生们心情更加激动了。
考生们在指引下一一落座,在任恪守的一声开考令下,很快便开始了答题。
遵循历年来的惯例,第一轮的笔试都是在室外,由曲阜城内的官兵清理出一片空旷场地,摆放了上千张座椅,每三十人就会有一名监考官,防之作弊。
陈子游看了看考场,有些怀念当年高考时的场景。
他万万没想到这儒教交流会的考试流程竟然已经如此规范。
考场非常安静,在这一天里,曲阜城内都要进行停市,所以即便是最近的一条街道都没有一丝嘈杂的声音传来。
考场内只听得到落笔的声响以及翻动考卷的声音,陈子游有些艰难的拿起毛笔,答起题目来,旧文明时期很少使用毛笔的他,只在初中时上过几节毛笔课,故而字说不上好看。
前面的题目都比较简单,考的是三书一说里的典故,除了少数几题陈子游实在记不起来以外,其余都基本能答得上来。
终于到了最后的大题,大题算是自由发挥的一题,以往都涉及当今时事,可是当陈子游看完这道题目后,仍然有些惊讶。
题目:公元388年五月初一,魏国相国吴魁作乱,后被镇压,吴魁被处死。吴魁曾经师从大儒言子渊,为言子渊四十九名门徒之一,于儒学颇有造诣。请考生就吴魁叛乱一事,针对吴魁叛乱对儒教声望造成影响展开讨论,并且思考日后儒教的出路,要有明确观点。
陈子游有些失笑,万万没想到这题目竟然考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只不过这最后一句话确实耐人寻味,对儒教声望造成的影响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