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外,克雷数学研究所的詹姆士·卡尔逊,也加入了其中,还当众宣布,已经启动对陈舟关于千禧年数学大奖难题的两篇论文的评审。 一下子,所有的压力就都来到了这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此刻相当于起到了盖棺定论的作用,大家都在等着他们的评审结果。 以往收到陈舟的论文,编辑部都是一片兴奋之声,但这次,却是有些发愁。 编辑部。 “联系过了吗?” “已经联系过了,不过没有回话。” “嗯?怎么会没有回话?实在不行,你可以联系燕京大学那边!如果陈教授愿意举办报告会的话,那就简单了!” “我这就联系燕京大学那边!” “对了,你可以试着联系一下德利涅教授,寻求他的帮助!” “德利涅教授?” “你忘了学术论坛上的事?” “啊,好的,我明白了!” 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出现相同的问话了。 编辑部这边,所寻找到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寻求陈舟的帮助,让他举办这6篇论文的报告会。 这样,他们的同行评审工作,也就简单了。 可是,按照陈舟以往的惯例,虽然也有过报告会,但是大多数时候,好像这位陈教授只是把论文甩给他们,就又继续下一项研究了,压根不在报告会上浪费时间。 只能说,这位陈教授有着极为强大的自信。 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燕京大学这边,通过德利涅这边,看看能不能让陈舟举办报告会。 要不然,如果克雷数学研究所的评审都结束了,都颁奖了,而他们还在卡着,那就真的尴尬了。 …… 德利涅这几天的心情始终不错,应该说从跟陈舟的那通电话打完之后,他的心情就一直很愉悦。 心心念念的标准猜想,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他也可以跟自己的老师有个交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