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后续还需要7个世界级的数学难题,标准猜想肯定是在考虑范围之内的。 可现在还不是时候,毕竟他刚着手进行N-S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的研究。 德利涅没想到陈舟居然还问他为什么这么问,于是立马说道:“陈教授,你们华国的科技部门可是都发公告了,你担任了那个“夸父”工程的总指挥……” “呃……”陈舟终于反应了过来,敢情这位老先生是看到了“夸父”工程立项的公告。 话说,身在普林斯顿的德利涅,一大早上刚起床的, 就关注华国这边的消息吗? 想了想,陈舟选择了善意的谎言,解释道:“德利涅教授,我那个就是挂个名,出工不出力的,你也知道我的研究领域,并不在可控核聚变技术这块,我可是个数学家!” 德利涅:“……” 德利涅可是一点都不相信,就陈舟这还是个数学家? 恐怕只有他自己觉得自己是数学家吧? 有哪个数学家,能够连续两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但是,除了这一点之外,陈舟话里的其它内容,却是让德利涅放下了心来。 像陈舟这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研究项目上挂名担任总指挥的事,其实并不少见。 因为这样可以提高项目的重视程度,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 更重要的是,在提高项目逼格的同时,也会让挂名的人,多一份有重量的履历。 当然,也有很多诺奖得主,是坚决不同意这么做的。 他们很爱惜自己的羽毛,相比于那一份履历而言,他们的声誉更重要。 德利涅本来觉得陈舟应该也是这样的人。 因为按陈舟的研究效率,完全不需要去挂名研究项目。 但德利涅也没有怀疑陈舟话里的真实性,他觉得可能是所处环境不同,而陈舟也太年轻了,所以会这么做。 德利涅虽然信了陈舟的话,但他还是问道:“那你有没有忘了标准猜想?” 又听到这个问题,陈舟顿时一头黑线。 好嘛,“夸父”工程立项的公告,就是一个由头,这位老先生就是来催自己,赶快进行标准猜想研究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