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震铄古今-《逆行的白衣天使》
第(2/3)页
“他也是这几年才漏出来,原来它一直被隐匿在一堆平房里,轻易没人发现。可能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得以保存下来。说实话,要不是因为修火车站,我估计它很难漏出来,因为我们一直在这里住,虽然靠近它,但很多人也不知道它是干嘛用的,只有老人才知道这里有这样一个建筑,也许人家是有意保护,也许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反正在燕墩附近,都盖满了平房,他自然也就躲在深巷无人识了!”
“直到后来,周边的房子一拆,这块地方一下子变成了绿地,石碑突了出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这里还真有个燕墩,过去还认为只是个传说那。如果不是修火车站,拆了这里的平房,谁知道这里会有这么一个伟大建筑啊?这么雄伟壮观的燕墩,差点儿就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和它有相似命运的,还有元大都的城墙,北京站后身儿的明城墙,不都以这样?”谢娜很是感慨。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经意间,才得以吧文物保存下来。说起来,明城墙不就是因为当时修地铁的时候,随行家属们紧邻着城墙盖了一溜工棚,要不是这个原因,我估计早拆的一干二净了。所以世界上的事情,真是对错难分,此一时彼一时也!”刘一疴感慨着,“所以,我们这些文物工作者,不但要呕心沥血的去保护,还要敢斗胆陈言,唯有这样才能如此!
“嗯,说的好,刘馆长慷慨陈词,让我的一腔热血顿时沸腾了起来,”董晓光也来了精神,“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必须得努力保护才行啊?”
“是啊,这燕墩四周的百姓,谁又敢说,当初他们不是在有意的保护它那?”
“几位大哥说的真好,其实对错,真的就在一念间,因为一念,它得以保存,因为一念,它毁于一旦,”谢娜似乎更多的是感慨,
“有些东西,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不爱惜,就像我钟爱的碑帖,知道的人太少,所以才造成很多珍稀的碑帖背井离乡,流落到了外国。不用说别人,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究竟在国内还存有否?直到现在国内都还没有定论。所以,对于文物,我们一定要对它真真切切的了解,然后广为宣传才行,否则,全民保护意识怎么才能加强?馆长您说是不是?”
“是啊,您说的很对,这就是我们文物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文物保护的宗旨!刚才你不是出了一个考题,那我就想问问在座的各位,为什么要在这里修一个燕墩?首先说我是不知道,你们谁知道?赶紧给大家普及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好不好?”刘一疴话题一转,把刚才谢娜提出问题,巧妙的推了出来。
“董主任,你是中医,对传统文化肯定研究颇深,您是不是把这个考题先回答一下?”谢娜看着董晓光,调皮的问他。
“我想这燕墩既然设在城南,肯定跟方位有关系。南方属火,从安全考虑,古都的设计者为了防火,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水是克制火的。所以我想,这燕墩是不是为了克火,而用水震之?”董晓光摇头摆尾,活像一个上满了弦的老夫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