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炉炼钢,矿石丢入高炉中,流出来的是铁水,含碳量很高,属于生铁,由于硬而脆的特性,铸成铁剑一摔就能断成好几节。 因此,穿越回古代,只是建造几座高炉显然不可能大规模生产武器,还需要铁匠一锤一锤的敲打,才能成为真正的武器材料,百锻、千锻、万锻的本质就是去除生铁的杂质和多余的碳,让生铁真正成为有用的钢。 现代工业当中,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去锻打,想要把铁炼成钢,只需要在鱼雷罐中进行先期处理,然后通过鱼雷罐的运输,丢到转炉之中二次冶炼即可。 问题偏偏出在这里,轧钢厂的高炉是600立方米左右,虽然小了点,但并什么问题,每炉可以出大约50吨左右的生铁。 然而能把生铁炼成钢的转炉,每次却只能转换出3吨钢,这明显太过落后,现代炼钢迷你型钢厂的转炉都在20吨左右,3吨的转炉要多落后,有多落后,明显不像是一个家国级钢厂的配置。 更加可怕的是,这样的转炉,即便是轧钢厂,一只手也能数的过来。 而何苦打算建造的电渣重融炉,属于特种冶金、二次精炼设备,是30吨级别的(电渣炉出三十吨需要加普通钢四十吨),比起现在上百吨级别的炉子,已经很迷你了,然而即使是这样,轧钢厂也需要把所有的钢产能全丢进去,才堪堪能让它勉强开炉。 然而这根本不可能,这些小转炉每炉钢在没炼出来之前,就已经有主了,除非天天拖订单,不然不可能一下子全拿出来进行精炼。 “能建吗?”杨厂长看着眉头逐渐皱起的何苦,小心翼翼的问道。 何苦摇摇头,“厂长,恕我直言,我没有考虑好咱厂的条件,导致这个设备设计的太浮夸了,现在看来根本没必要建30吨的特种冶金设备,建造一个5吨的就足够了。” 杨厂长很是诧异的说道:“什么!才5吨,能建30吨还是建30吨吧!5吨的炉子太小了,我们造就造30吨的!” 叹了口气,何苦解释道:“如果非要建30吨的,那就不划算了!建好了反而没有用,白白花钱。咱厂的产能目前满足不了这个炉子的基本需求,如果非要建三十吨的话,建议加钱,然后再建一座五十吨的转炉。” “嘶!”杨厂长倒吸一口冷气,指着不远处的3吨转炉惊呼道:“你是说,这种炉子能建50吨的?” 何苦点点头,看着3吨的小转炉,复杂的道:“没错,如果没有五十吨的转炉,30吨的电渣重融炉也没有丝毫意义,根本无法开炉。此外,配套设备也要花钱,至少需要三台50吨的鱼雷罐车,以及一台最少80吨的龙门吊,不然料都没办法加进去。” “嘶!建建建!必须建!都要建!”杨厂长兴奋的手舞足蹈,“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花钱!我们厂的钢供不应求,就算再建十个50吨的转炉,也满足不了需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