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令战火烧到北莽去而不是在北凉?” 徐凤年点了点头确定道: “没错,一直以来都有一句话流传。 那便是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 与其固守一地等待着北莽百万大军的合围,不如孤注一掷进行围魏救赵的行为。 我倒想要知道若是北莽南朝不保,北朝也危急之时,这拓跋菩萨还会执着于占据北凉全境吗?” 听见了徐凤年的阻莽大方向,徐渭熊竟是真的认真思考了许久,然后才缓缓开口道: “你的方法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实行起来有很多的困难。 比如你如何确定北凉北上的主力不会遭遇到北莽的主力? 你如何能保证后方的辎重线不断? 你如何能保证在你攻打北莽南朝的时候,拓跋菩萨会不会以地换地,直接接着北凉下雍州,攻青州,再一路南下与董卓大军会师太安城? 那样的话,你的攻敌计划就毫无意义,最好的结果无非是我们北凉成为了下一个北莽。” 对于徐渭熊提出的可能,徐凤年不置可否。 “所以我们需要让北莽的主力先吃一个败仗,让他们深陷于流州的战争泥潭当中。 然后再调用轻骑来一场快速的千里奔袭战。 至于粮草辎重一事,为了轻快不用带太多粮草,没有的话抢北莽的就行了。 以战养战,如此便可一路直抵北莽帝京!” 徐凤年的计划虽然粗犷,但徐渭熊细细想来徐凤年所做之事实际上就是在春秋之前的北莽最擅长之事。 以往秋收之时,北莽都会趁着中原收获的时节召集游骑兵大举南下,然后边打边战,最后带着满载的丰收回归,中原各国却拿这北莽毫无办法。 现在,徐凤年不过是复刻当时的北莽罢了。 只不过双方的位置调转了过来。 只要北莽不想被北凉抄了后路,那必定要调军回去。 而轻骑的机动性在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来。 这样便可有效的牵制北莽战力,让其精疲力尽,甚至能一点点蚕食掉北莽的军队。 众所周知,北莽大军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一支联军。 那么只要伤亡到达了一定数目,北莽自然是会不攻自破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