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索性把疑问压在心底,背包上肩,大步往下走。大地在脚下温柔地起伏着,很快把他送到山腰,一条蜿蜒山道的起点。 站在山坡俯瞰下去,大片大片的农田翻滚着绿意,随着悠悠清风摇晃,正是生机最旺盛的时节。 极目远望,似乎可以看到最远处的海天一线,这里是嘉南平原,是宝岛上的第一大平原,也是农业的发祥地,素有“谷仓”、“糖库”之称。 如果先民渡海而来,要找一块地方居住的话,最可能的位置之一,就是这里了…… 沈乐复习着来之前刚刚背过的地理、历史知识,甩开大步往下走。蒙古高原上寒风凛冽,刮面如刀,嘉南平原却已经是柔和的春景。 一条条银光闪闪的小河,从山脉流下平原,再与人工开挖的水渠交织成网,给这片土地带来了饱满的生机。 沈乐仔细感应一下陶块所在的位置,整个人没入土里,又是飞快地顺着地脉潜行出去。 如是再三,感觉到目标已经不远,他才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冒出头来。整理整理衣服,假装自己是个来自由行的游客,缓步而行。 春光明媚,稻田与甘蔗田交织,不时还能看到小小的渔船在河道、水塘上面移动,有渔民奋力撒开大网。 沈乐心情舒畅,仰头迎接着柔软的春风,情不自禁地轻声哼唱起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一边唱着,一边感应着目标的方向,悠然前行。有人踩着自行车和他擦肩而过,他也毫不在意,只是集中精力寻找自己的第一个目标: 近了,更近了,应该就在前面——哎,前面被围起来了! 真麻烦,这是还要想办法潜入吗? 沈乐微微皱了皱眉,脚下不停,自然而然地转了个方向,沿着围墙往边上走。 他绕着那座被围墙圈起来的建筑走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上面挂着的牌子,除了门牌号什么都没有。 沈乐想了想,也没有去敲门询问,只是用力往上托了托双肩包,假装一个想要问路或者讨杯水喝无果的路人,低头走开。 一直走出去好几百米,他才随便拦住一个中年农夫,指着远处的建筑询问: “请问下……那是哪里?” 农夫用有点奇怪的目光看了看他,匆匆回答一声“不知道”,快步走开。沈乐也不在意,继续向前,东张西望: 没有车,也没有共享单车、共享电瓶车,只能靠两条腿走路,太麻烦了…… 早知道,就应该找个城市,或者至少找个镇子,租一辆车、或者哪怕租一辆摩托车,再继续他的探索…… 事已至此,只能先迈开双腿。沈乐感受着陶块们的共鸣,不断寻找人少的位置、不断潜行,一天时间,已经确定了五枚陶块。 有三枚聚集在一起,相距十米之内;一枚在那个被围墙圈起来的地方;还有一枚距离颇为遥远,深深地埋在淤泥当中。 看那走势,似乎是被水冲走,裹挟着移动了很远,才慢慢平静下来,沉入大地的样子…… 共鸣的光点还有一些,然而天色已晚,沈乐便也不想再找。他背着双肩包,左绕右绕,踏进一个夜市,快快乐乐地吃了起来: 蚵仔煎!新鲜出锅,刚刚煎好拿下来的!吃! 面糊里面沉睡着大量的新鲜贝肉,又散发出浓郁的鸡蛋香气,是当地最负盛名的小吃!这个摊子排队的人最多,就它了! 胡椒饼!刚出炉的! 外壳烤得酥脆松软,里面填着大量新鲜的肉馅,又洒了许多胡椒和沈乐辨认不出的香料,霸道的香气直扑面门! 排队的人好多,很多人宁可站在队伍里干等,也要等新的一盘出烤箱!吃! 大肠包小肠!讲真,这个名字很奇怪,据说取了“人生无常”的意思,却是一道很著名的小吃—— 先蒸熟,然后烤得外壳焦黄酥脆的糯米肠,里面包着坚韧而鲜美的香肠,再撒上一堆花生碎、萝卜干啥的,每一口下去,都是随机变化的风味。 哎,当地原产,就是好吃,比珠溪镇老街卖的“大肠包小肠”好吃多了! 当然,也可能是他饿了…… 他从街头吃到街尾,开开心心,每一样没见过、没听过,或者只听过名字、没见过实物的东西,都要买了来尝尝。 反正修行者胃口强大,消化力爆表,多吃几倍的东西也不至于撑爆了胃,或者把自己撑进医院…… 从晚上七点吃到晚上九点,在夜市来回吃了两轮。满街忙忙碌碌,做菜的,做饭的,卖东西的,买东西逛街的,都是勤勤恳恳的小老百姓,和沈乐家乡没什么区别。 沈乐玩了个够,吃了个够,这才拍着肚皮,舒舒服服的找了一家酒店入住。关门落锁,闭目沉入地底: 走喽! 开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