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是骨粉?” 沈乐脱口而出。三个字出口,整个人陡然一个哆嗦,背后一根根寒毛纷纷耸立: 骨粉这个答案,他也猜想过。这包粉末,不像草木灰,不像钛白粉,不像炉甘石,不像石膏,也不像他摸过的任何一种白色矿物粉末; 粉质不算太细腻,摸着毛毛扎扎,有点刺手,仔细看,仿佛有一点点呈现鳞片状; 当然,里面还混合着肉眼可见的石粉。这也没办法,毕竟古代环境下,你想把它磨碎,不可能不带点儿旁的东西下来。 而且骨粉也并不是什么非常少见的原料——从后世往前看,烧制灰瓷的时候,以及烧制低温铅釉陶器,比如唐三彩、明清琉璃釉,都有过把骨灰掺入其中的过程。 更不用说,还有骨瓷这种东西,在瓷胎里掺入25%以上的骨粉,烧出来的瓷器细腻轻薄、温润如玉…… 但是,沈乐没有第一时间用骨粉来做实验,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一,骨粉之所以用于烧制低温铅釉陶器,就是因为它经不起太高的温度: 磷酸钙在高温(超过1250°C)还原气氛下,容易发生分解,可能导致釉面发黄、起泡或产生针孔,烧不出色泽纯净的白釉。 其二,就是现在的骨粉,沈乐怎么看,都觉得它过于粗糙。磨得不够细腻,到了烧制的时候就不够均匀,和其他釉料的反应就不够完善,就容易东一块西一块…… 但是现在,沈乐盯着纸包里摇曳的绿光,耳朵里听到无休无止的哀嚎,只觉得头皮发麻。 如果说绿光还是磷火的自然颜色,那么,那些哀嚎,哭喊,惨叫,如果不是“仙师”特地造出效果来吓他,就只意味着一件事: “……人骨粉吗……” “这是你家的东西,我怎么知道。”青年又一拂袖,沈乐眼前,声光效果立刻止息,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手里还是一包普通的灰白粉末。 他急促地喘息了几声,奋力眨眨眼睛,看向青年: “那么——” “你还有什么要求?” “仙师”蹙眉。沈乐微微沉吟一下,干脆伸手: “能不能教我几个仙法?比如刚才那个开眼的,方便我找合适的骨粉——哎,哎,你别走啊!” 晚了。“仙师”纵身而起,化为一道白光,飚射而出,消失不见。沈乐伸手向天,徒劳地“唉”了几声,也只好无奈放下: “不肯教是吧?要我把东西烧出来是吧?行吧……” 给甲方干活是这个样子的……想要申请下一期的拨款,上一期得验收通过才行……没啥好说的,干活吧! 沈乐长长舒一口气,卷起袖子。一扭头,望向远处畏畏缩缩,伸头伸脑的雇工们,提高声音: “看什么看?和泥的赶紧和泥,捣料的赶紧捣料,整理柴火的赶紧整理柴火去!误了仙师的事儿,小心仙师一怒之下,把我们整个窑全都干掉!” 好吧……沈乐说不出“仙师要我的脑袋,我先要你们的脑袋”这种话,但是,拿仙师来一波AOE威胁还是能做到的。 被他这样催促一下,果然所有人的动作都快了许多,捣料的把料捣得“砰砰”直响,整理柴火的,抱着柴火飞奔往上跑。 沈乐长长叹了口气,点出一组人,开始准备骨粉。鸡骨,鸭骨,猪骨,羊骨,能收集到的,都去收集一遍。 只可惜牛骨不太好找,要多费点儿时间和力气。唉,其实沈乐心里,第一预案是牛骨,英国骨瓷用的材料也是牛骨…… 收集来的骨头,分门别类,高温焚烧成灰,在这个过程中脱脂脱胶,去除所有有机物(这个就不必告诉雇工了)。 然后,把它们砸碎,磨碎,磨成尽可能细的骨粉,掺入釉料,开始重复烧透影瓷的过程! 一项一项安排好,沈乐退后几步,坐在屋檐底下。闭上眼睛,开始回忆青年刚才那一指,和清气流过眉心的感觉: 你不教口诀,你不教法术,我自己模拟! 我就不信我学不会了! 这些骨粉……这些骨粉,如果只是普通骨粉,随便拿点儿什么都能烧,那就谢天谢地。 如果一定要含有剧烈怨气,甚至可能附有残魂的骨粉,才能烧制镇魂俑,手里这一小包,真未必够用,我得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沈乐凝神静气,默默调匀呼吸,默默把热流一点一点运起。 在瓷塔的记忆当中,他对热流的操控,比起现实中差了很多,磕磕绊绊,总是没法操控如意; 他必须小心操控,一点一点试验,才能在这个环境下模拟出法术。特别是,热流经过印堂—— 这个穴道特别危险,特别脆弱,一不小心,就要重开的干活!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到雇工们收集了足够多的骨头,烧出骨灰,砸成骨粉,都没有构建成完整的法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