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有的…… 还有的…… 沈乐转过正厅,往楼上走去。记忆中的脚步落地无声,并没有惊动任何人。 楼上的小房间里,几个老妇安定地整理着衣裙,互相梳好发髻,并没有要扮丑、或者要扮贫穷的意思; 但是,沈乐看到她们居住的房间,房梁上已经悬起了长长的布带…… 已经,危险到这种程度了吗? 沈乐不忍地闭了一下眼睛,想要向她们伸出手去,却又颓然垂落。他转了一圈,纵身跳出,在祠堂外围慢慢走动: 古宅的记忆送他落在这里,肯定不是白送的。它想让他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呢? 那个叫珊珊的姑娘,还有阿瑛,他们在哪里? 在这祠堂附近吗? 刚才在女祠里转了一圈,他没有看见珊珊…… 沈乐绕着祠堂走了一圈,又向外走了一圈,还是没有看见人。 街上一片兵荒马乱,乘着车的,赶着驴车的,背着包袱步行的,扶老携幼的人群络绎不绝。 沈乐侧耳倾听,在那些奇怪的当地方言当中,勉强辨认出小声的抱怨: “怎么忽然打起来了?” “不是说守得住的吗?” “听说是蒲家叛了……开城献降,引了鞑子兵进来……” “嘘……你不要命了!这时候说什么鞑子!给他们听到,当头就是一刀!” “唉,都是那位张大人,非要收蒲家的船,去和鞑子兵开战……谁家好好的船被收走,没点怨气啊?” “有怨气也不能叛国啊!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初就不该让他们留在这里!还让他们做官,还让他们管市舶司!” “希望他们不要对百姓下手吧……” “那些宗室逃得倒是最快,已经上船跑掉了,只剩下满城百姓……” 沈乐怔怔地站着。他已经想起来了,当前他置身的历史,到底是哪一段: 蒲寿庚叛宋降元。当时,蒲家联合元军,对刺桐市的宋朝势力进行清洗,城里的宗室,好像是被屠杀殆尽…… 不好! 那个阿瑛,好像就是宗室中人!记得元宵夜宴,他为珊珊赢取花灯的时候,清风楼头有人夸奖他,说是龙子凤孙来的! 沈乐整个人一凛。他向外冲了几步,想要去找到这对小儿女,叫他们快走,却又瞬间停了下来: 且不说这儿只是一段记忆,这里的人看不见他、听不见他,他也影响不了任何东西,就算他能干预,他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在哪儿! 好像……上次他们见面,是在祠堂后门不远处,这一次呢? 能不能在原处找到他们? 沈乐左右张望着,努力搜寻记忆中的所在,一边找地方,一边找人。 周围每个街角都有点像,每个街角又都不太像,他找了半天都一无所获。转过一个街角,忽然顿住: 匆忙的人流当中,一对少年男女在拉拉扯扯,不正是珊珊和阿瑛? “你跟我走!快跟我走!”珊珊已经换下了绫罗绸缎,一身粗布衣服,头发梳成男人的发髻,用一块粗布包裹; 她红扑扑的小脸上满是汗水,一道一道流下来,冲花了脸上涂抹的灰尘。她拽着阿瑛,声音低而急促: “我们家马上就要出城了!趁着鞑子兵还没有到,我们有一条路可以逃走,逃出去,就不怕了! 听他们说,鞑子兵第一个要杀的,就是大宋宗室,你不跟我走,你会死的!” “珊珊,你自己走吧。”任凭她怎么拉拽,阿瑛都站着一动不动,只是从发间取下一根金簪,轻轻插进珊珊的发髻: “我总是大宋宗室,龙子凤孙,我总要为江山出一份力……我的父亲,我的祖父,我的伯父,我的堂兄,都已经出战了,我不能逃!” “可是……” “乖,跟你的家人走。”阿瑛仔细地调整好了金簪的位置,解下珊珊发髻上的粗布,把簪头包裹进去: “如果这一仗还能打赢,或者,如果我还能活下来,我再来找你。如果我没法活下来……忘了我,再觅良人吧……” 他把珊珊往墙边一推,扭头就跑。珊珊拎着裙子跟在后面飞奔,跑了两条街,扑通一声,绊倒在地。 她摔在地上,又拼命爬了起来,再跑出两步,只觉得脚踝、双膝剧痛。只能扶住墙边,大声呼喊: “我等你!我在祠堂等你!你不回来,我不走!!!活,我等着你,死,我等着你!” 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甚至没有人多看她一眼。珊珊静立了好一会儿,才手扶墙根,一步一挪地往回走去。 沈乐身不由己地跟着她走,走到祠堂附近,被人一把拉住: “姑娘!你怎么还在这儿!家里人都上路了,留我看着,等你一来就带你赶上去!” 沈乐定睛细看,见那人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大概是个守门的老苍头。珊珊退了一步,用力摇头: “我不走!说好了在这里等,我等到他来!” 她一闪身,三步并作两步,跳进祠堂。女祠里,大队人马也已经出发,只剩下几个年迈老妇,安安静静坐在台阶上晒太阳。 珊珊咬了咬唇,快速把自己打点好,藏在祠堂门房边上,侧耳倾听: “阿瑛!活下来!活下来!——你可一定要来啊!我等你来接我!” 沈乐不知道那个少年会不会来。他在祠堂院子里转了两圈,又纵身跃上房顶,仰头四望: 整个刺桐城,先是喧嚣,再是沉寂,渐渐陷入紧张。 日夜轮转,第二个夜晚到来的时候,巨大的喧嚣,猛然击破了寂静—— 古城东南,临江俯瞰,高挑而美丽的清风楼,燃烧成了一座巨大的火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