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去“赢”到一盏宫灯? 几乎是立刻,沈乐就看见珊珊的眼睛亮了一亮。她一瞬不瞬地看着青衣少年,目送他步步向前: 任凭满楼灯火辉煌,她的眼底,只倒映着那一个人的身影。只那一个人,就点亮她双眼的流光溢彩,更胜这上元夜的所有风流富贵。 “啊……” 沈乐忍不住长长吁了口气。为啥人家就有妹子啊…… 就有这样的妹子全心全意看着他啊…… 我也好想有一个……不,还是算了,我的话,那个妹子至少要能接受大宅里的各种灵异,和我身边的小家伙们吧? 我对老板娘又没动心…… 他叹了口气,亦步亦趋,跟上青衣少年。少年快步走向楼前,眼看要踏上台阶,忽然转身,向她挥了挥手: 珊珊立刻就笑了出来。她奋力挥了一下手,少年扬起眉头,朝她点头一笑。沈乐在旁边又是一声叹息: 唉,这浑然天成的撩妹本事啊。我要是有这水平…… 醒醒,我就算有这水平,身边也得有合适的妹子吧! 算了,看戏看戏,无论如何,在一段记忆里面,是泡不到妹子的。 他跟着少年上了台阶,守门的伙计大概看少年衣着华贵,并没有阻拦,而是笑着把人往里让。 进入一楼大厅,迎面就是一张大桌,两个伙计捧着托盘,殷勤迎客: “贵客是要赢花灯吗?” 青衣少年点了点头,伸手在托盘里一摸,抽出一个纸卷。他展开纸卷,轻轻笑了出来: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打一字。嗯,应该是‘佯为予赵城’的‘佯’字?” 左边的伙计微笑点头,轻轻躬身,从身后的小伙计手里接过一盏花灯。青衣少年却摆了摆手,从另一个伙计的托盘里又摸了个纸卷: “多情惟是灯前影……” 听起来像是要求对对子?沈乐扭头看了看外面的满街灯火,抓耳挠腮,努力压榨着自己肚里那点可怜的墨水。 青衣少年微微沉吟,已经流利地回答: “无计长留月里花。” “多情”对“无计”,“惟是”对“长留”,“灯前影”对“月里花”,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沈乐就看到另一个伙计也躬身行礼,接过一盏花灯,却不递出。两个伙计向楼梯方向侧身,微微提起灯盏,征询地照亮了上楼的路: 这是,不断挑战,不断积累奖励的意思? 沈乐好奇地跟着青衣少年一步步登楼。第一层是灯谜和对联,第二层是命题吟诗和作词,到了第三层,华灯璀璨,高朋满座。 少年也不得不放下答题赢花灯的工作,先来挨个儿作揖见礼,挨个儿叫人。 沈乐趁机趴在三层楼上,向下眺望,下方灯光如海,已经看不出星斗方位,只能看到远处一座高楼,同样拔地而起,同样灯火辉煌。 他再转了半圈,面前赫然是一片浩荡江面,帆樯如林,船上灯光倒映江心,火光如龙。 沈乐长长叹了口气,悠然神往。就听身后有人曼声吟道: “清风楼上客如云,银烛高烧照海门……” “好!” “好!” “当为此浮一大白!” 酒客们纷纷喝彩。沈乐扭头,就看见青衣少年缓缓收笔,将一幅墨迹淋漓的长卷捧至首席。 座中几个老男人捧卷阅读,轻声赞叹。须臾,其中一人满满斟了一杯,举向隔席: “赵兄,君家麒麟儿,真是头角峥嵘,锐不可当啊!假以时日,名登桂榜,也不是难事!” “哪里哪里,他也就会写两行字罢了。”隔席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男子举杯回敬,满口谦辞,眉眼间却满是得意。 沈乐努力回忆了一下: 嗯,南宋的宗室,好像是可以考科举的。 考科举,当官,虽然比普通读书人限制要多,而且任职范围更窄,但是,好过吃恩荫俸禄,也好过托关系走人情当官? 少年的文章,可能是策论,得到了在座诸位的一致认可。 首座边上侍立的伙计,见大佬们个个点头,就招呼人拿了一根竹竿,伸出窗子去挑花灯。 刚一动作,却被少年伸手拦下: “且慢。我想要的,是顶上那一盏!” 当晚参与宴会,与民同乐的官员和地方乡绅们,除了那位“赵兄”眉头微皱,几乎都笑了起来。 首席正中那个老头点了点少年,摇头笑道: “年纪轻轻,心可不小啊!想要顶上那盏,你得文武双全才行——自己去取,可能取得下来?” 少年毫不犹豫地点头,躬身一礼,走向窗边。那位“赵兄”皱眉一拦: “瑛哥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可不要太过莽撞,仔细坠楼!” “伯父放心。”少年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轻轻一跃,跳出檐外。沈乐倒吸口气,就看见他轻盈纵起,伸手扳住檐下斗拱。 三荡两荡,不知何时已经到了檐角,修长的身躯向上一蜷,猛地翻了上去。瞬时间,沈乐就听见清风楼下,卷起了一道巨大的声浪—— 珊珊高亢的惊呼声,应该是夹在里面,但是一点也听不出来。沈乐忍不住手按栏杆,向外一跳,飘了出来: 还好这段记忆里面支持飞翔,他才能浮到檐外,再飞到和最高层屋顶齐平。 抬头看去,少年正在瓦面上努力站起来,一步一步,小心地向上走去: 街面上熙熙攘攘,何止万人,仰望着他站立的身影。看着他走向塔顶,摘下那座走马灯,高高举起: 向四下里展示一圈以后,快步返回檐角,翻身而下! 又是一道巨大的惊呼声浪,久久未绝。沈乐微笑着从檐角飘下,看着他手提彩灯,一步一步走向珊珊; 看着珊珊激动得两颊绯红,提着裙摆直奔过去,总算还有最后一点矜持,没有直接扑到阿瑛怀里; 看着他们双手交迭,握在彩灯的灯杆上,高高举起,让彩灯照亮了两人并立的身影; 看着周围的人群,尤其是出来走桥的年轻女孩儿们,发出了情不自禁的欢呼和叹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