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个月?” 沈乐呵呵。他微微挑起一边眉毛,看着合金大佬,做了一个“给你个眼神让你体会”的表情。 合金大佬愕然片刻,后退半步,仔细看了一遍佛像,再扭头看了看摊平在边上柜子里的画卷,思考了一下他们修复画卷,折腾掉了多少时间。 画卷已经嚷嚷了起来: 【三个月?三个月哪够!你看修好我用了几个月!你看看我!】 “呃……” “是的是的,我想起来了……不好意思啊,是我不对,是我之前把你保管得太差了,让你受损太厉害……” 合金大佬叹了口气,过去哄画卷,安抚,说好话。折腾半天,再蹲到佛像边上看了好一会儿,给出了一个新的估计: “一年总够了吧?” “一年真未必够。”沈乐叹了口气。他打开电脑,刷刷登陆知网,下载了一篇论文给合金大佬看: “你看,08年那次川蜀地震以后,对那片地方的文物进行摸排,确定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需要抢救性修复。 ——然后,前期勘探,就从08年干到了09年,然后各种修复试验从09年干到13年,光是上面的金箔怎么贴就试验了三轮。 等到修复完成,那已经是2015年6月了,前后足足干了七年!” 顺便提一句,拍板把大足石刻修复,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的那位大佬,正是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后来《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故宫博物馆馆长。 沈乐他们院里的老师,师兄师姐,颇有人参与了那个工程,回来以后,非常羡慕: “那个工程好肥啊!真的好肥啊!养活了好几篇硕士论文呢!真的,能参加这样的大工程,论文就不愁了!” 可惜,拿这个工程发硕士论文的,都是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那样的本地院校,哦,还有中国科技大也发了,是关于贴金的软化与回贴修复研究。 他们学校没人用这个写论文,主要是无论师生,都奔着发影响因子高的刊物去了。能发国外核心期刊,就发国外的,能发影响因子10的,就不发一点几的…… “呃……” 合金大佬匆匆看了一遍论文内容,叹了口气。本来还以为只要几个月就能修完,他大可以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顺便旁观沈乐修复: 别的不说,贴金箔是一件多么治愈的事情啊! 但是,如果需要一年的话,他可能就待不住了…… 一是秘境那里,探索工作刚刚展开,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他去帮忙——主要是肉身趟雷; 二是材料所那边,三天两头,就要来收一次货,顺便送各种合金过来给他打牙祭。 虽说送金属锭的车子不进老街,可是,那车子轰隆轰隆过来的时候,地面都有点发抖,也让合金大佬有点过意不去…… 他开口想要告辞,又有点舍不得。探头把论文摘要再看了一遍,眼睛一亮: “这工程没这么大啊!你看,大足千手观音,造像龛高7.7米,宽12.5米,整个佛龛里,都被千手千眼塞满了…… 你这个佛像的工作量,最多只有他的百分之一!” “……谢谢,其实工作量一点也不少。”沈乐无奈地调出另外一段资料,给合金大佬看: “而且修这个造像,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了数十个科研单位和数百名专家一起干的。 包括我们学校,隔壁Q大,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中科大、地质大、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等。打下手干活的学生,那就更加不知多少了……” 他们几百个人干,我一个人干。就算工程量只有百分之一,我这里干活的人数,还不到人家的百分之一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