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甚至,沈乐已经松开了两只手,双手回归原位,开始拉平画心了…… “有这种能力真好啊。” 张老师由衷地感叹了一句。这一瞬间,他的脑海里,飘过了无数次为古画翻身的经历: 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放下去的时候皱皱巴巴,不得不心惊胆战,小心平整的,还有因为翻身失败,被师父骂到臭头的。 但凡他有这能力,翻画的容错率就高太多了,就不用每次提心吊胆了! 他也跟着松开手,轻轻拉平他这边的画心。随着两个人的动作,整幅画慢慢悠悠,沉降到桌面上,画面朝下,纸面朝上。 这时候,再用棕刷将背面刷平,让画心彻底展平、贴附在水油纸上,再开始耐心揭裱: “动作要慢,要仔细。这张绢画,我们虽然已经用水冲了好几遍,但是原本装裱的时候浆糊厚薄不一,有些地方可能还粘着——” 张老师紧紧盯着沈乐的动作,双手呈八字状张开,随时准备握住沈乐的手,阻止他的动作。 眼看沈乐双手提起褙纸的纸角,慢慢往上拎,慢慢揭开,揭到揭不动的时候停了下来,立刻指点: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用毛巾盖在上面闷一会儿,把浆糊闷透了再……揭……” 话音渐渐消失。那一小块“浆糊太厚、粘住了、需要毛巾盖着闷一会儿”的地方,莫名地分离开来。 分离的部分,甚至比旁边略微抬高了一点点,就像有一柄薄薄的利刃伸了进去,切开那块发软的、却还带着粘性的浆糊一样…… “呃,老师,有时候,某些特殊的力量还是很好用的……” 一瞬间,张老师升起一种,想要立刻拜师学艺的冲动。如果他有这本事! 如果他有这能力! 有多少他没把握修复,没把握搞定的书画,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处理呢? 师道尊严和仅存的理智让他没有开口,只凝神看着沈乐一点一点,揭去褙纸。 随着褙纸一点一点揭开,一片蜿蜒的墨迹,映入两人视野: “这上面有字!” “托裱用的纸,上面有字!” 张老师满脸不可思议。他修复过的古画也多了去了,特别是一些买来练手的,不值钱的民间古画,经常会看见杂七杂八的托裱用纸: 报纸也有,写“我家有个夜哭郎”贴在路上的红纸也有,账本也有,族谱也有。 归根到底,装裱者就是为了省钱。用废纸装裱,总比用上好宣纸装裱省钱—— 可是,这幅画用的画轴是紫檀木轴,装裱用的绫子是妆花缎,也就是说,画主人是个不差钱的主。 就这,还需要用奇怪旧纸来托裱? 沈乐却是满脸兴奋。合金大佬信誓旦旦,“这画里有秘密”、“这画里藏着大秘密”。 现在看来,画轴当中的金箔,只是秘密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秘密,就藏在托裱纸下面了!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