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怎么办?” “确定会影响吗?” 博士生,研究生们,七嘴八舌地问。不用沈乐回答,他们就开始自己想法子: “有没有办法控制电流强度,正好和有害气息对消,不会伤害到文物?” “需要做些实验吗?” “有没有价值不太高的文物,可以挪出来做实验?” “实验怎么规划?怎么控制变量?选择哪些文物?” “等等,我们有多余的预算吗?” 沈乐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完全没有把他纳入讨论当中,也只有苦笑。 喂,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我也是B大考古与文物修复专业毕业,也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 外聘专家也是专家啊! 不要把我当成专门驱邪的啊! “沈先生,关于实验方案的设置,我们是专业的,您也是专业的。”领头那位博士缓步走过来: “但是,关于这些文物里面的超自然气息,要怎么去除,就只有您一个人是专业的了。所以,可以请您尽量发挥您的长处吗?” 啊,不愧是师弟师妹们的带头人,也难怪他们导师病倒之后,放心把他留在这儿。 沈乐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 “能让我仔细看看这些文物吗?也许,每一件都看过了,能找出法子来……” “当然可以。”那位博士微微一笑,转身引导他前行: “来,我来介绍一下。说起来,你刚到我们这里就忙着治人,还没好好看过这些展品,真是太招待不周了……” 整个博物馆分为三层,总建筑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一件一件看过去,那简直是连腿都要走断的程度。 领头那位博士带着沈乐,一头扎下最底层,尽可能靠近沉船本体。 整艘沉船残长20.35米,宽7.85米,被拆成无数部件,一块一块安安静静地躺在水槽里: “这些沉船构件,脱硫脱盐都已经完成,脱水定型基本完成。”博士先生一边走,一边给沈乐指点: “这艘船,船体残断为东西两半,发现的时候,整个儿摊散在海床上。东半部分面积稍大,保存稍好,西半部分面积稍小……” 他指向墙上巨大的照片。 沈乐眯着眼睛左看右看,都没看出“东半部分”和“西半部分”到底在哪里。 这些构件埋在海里,上面盖了泥沙、长了螺贝,已经几乎看不出船的形状了…… “这样也能找到,你们是真的厉害。”他真心实意地夸奖。博士先生笑了一笑,摇摇头: “那是水下考古的兄弟厉害。可惜,船体上层和船舷,这些高出海床表面的构件都不存在了,看不出上面的结构怎样。” 也许我能看见呢。沈乐眯着眼睛,紧紧盯住水槽里的船体。如果我能修复它,如果我能至少修复一部分…… 也许,这艘古船的记忆,能告诉我它是什么样子? “不过,这船还有很多主要构件,保存较好,清晰可辨。”博士先生顿了一顿,又高兴起来,一个一个水槽指点: “你看,这是船的龙骨,这是肋骨,这是隔舱板、舱底垫板、船壳板、流水孔,这个我们猜是桅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