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接下来的两日,陈秋便带着手下的团员给所有新生进行了审核,选择出来了一些可以作为乐团补充的新鲜血液。 赵梓潼则是跟在陈秋身边进行记录,晚上回到家后一边开始回顾陈秋今天所说的话,一边对《贝七》进行分析。 虽然《贝七》这种作品对于陈秋而言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容易演奏,比较难出彩的作品,但是对于赵梓潼而言,这一首作品的难度有点超过她的想象。 因此她每天睡觉的时间则是被拖的越来越晚,越来越晚。 赵一看着赵梓潼略微有些心疼,但是出于对女儿的尊重,他并没有立刻给予她帮助。 他只是将他自己对《贝七》的分析放在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给了赵梓潼一个小小的退路。 只不过赵梓潼一直没有向他求助,只是自己不停地学习,分析。 争取将一切做到最好。 时间过的飞快。 陈秋在审核完所有的新生后,将适合乐团的人给挑了出来,上报给李安国教授,让他进行第二次审核。 只不过李安国教授对于陈秋十分的信任。 他只是简单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单后,便直接交给了学校留痕。 而学校则是当天便将入团名单给打印了下来,贴在了门口的公告栏上。 海音和声交响乐团因为一团二团合并的缘故,他们现在在学校内一时间风光无两。 因此,在公告贴贴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新生都会去专门看一眼。 他们看着上面的名字,一时间有点惊讶,喧嚣吵闹的声音吸引了更多的人围在那边观看。 一时间,整个公告栏附近围的水泄不通。 “欸?我被选上了?我不是入学考试倒数,最后一个进来的来着?我怎么被选上了?” “嗯?我也被选上了,不过这个替补是什么意思?” “我没有被选上,不应该啊,我记得我表现的很好啊?我的成绩也在入学考试以及上学期考试之中排名前列,为啥我没有被选上?” “看不懂,有人知道这个选人逻辑是什么吗?为什么有好多好的选手没有被选上,或者被选上了再加了个后备,而那么多差的人被选上了?” “我也看不懂,搞不懂和声交响那边是什么意思……” “感觉好奇怪啊……” 众人叽叽喳喳的声音,吸引了刚刚回到学校的宋歌以及张宇,他们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后,张宇信心满满地对着宋歌拍着自己胸脯道。 “欸?好像是学校乐团的名单贴出来了,虽然我可能不如他们的指挥,但是我感觉我进入学校乐团应该没啥问题吧?宋歌,去看看?” “嗯,走吧。” 宋歌点了点头,跟在趾高气昂的张宇身后,靠着张宇双手用力的开路,来到了公告栏的前面。 在公告栏的正中间贴着的便是和声交响乐团纳新通知单。 公告最上面,是一个海音以及和声交响乐团联名的抬头,在角落盖着的章,则是乐团以及学校各自单独的公章。 很明显,虽然乐团还是隶属于学校,但是实际上和声交响乐团隐隐之中也有了独立出来的感觉。 能呈现出这个情况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陈秋他给予乐团的帮助实在太过于巨大,再加上指挥系那边所建立的指挥培训计划,以及乐团排练的主要场地都放在了陈秋家的音乐厅内。 这才让学校乐团能有如此大的话语权。 这一张公告写的非常简洁明了。 他将所有人的名字按照乐器的类别进行划分。 首先是小提琴,然后便是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小提琴人数最多,有差不多10人,但是其中很多的人名字背后都被加入了一个替补的字样。 至于那些管乐,人数便少了许多,每个乐器都只有1-2人,而如果是2人的话,其中一人的名字后面也会有替补的字样。 很明显,这个替补,便是意味着这人将会是乐团的预备成员。 如果主要乐团成员里出现某人没有办法演出的话,他们将会作为替补成员上台,补充人数。 这其实就有一点点职业乐团的意味在里面。 乐团分为一团,二团,在一团人有事情上不了的时候,二团的人则是进入替补。 根据陈秋的构想,他打算建立一个双线并行的乐团。 之前的海音二团先不要丢,二团的人作为替补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去进行自己的演出,然后建立完善的升降级机制。 如果一团的人水平不够,那么就进入替补,如果替补再不行,那么就直接放弃。 张宇看着那群标有替补的名字,略显不屑地瘪了瘪嘴。 对于他而言,如果被选为替补,还不如不去参加这个什么鬼的和声交响乐团。 如果不是他的水平不如乐团的指挥,他甚至都觉得自己应该第一年就直接坐在首席的位置上。 他扭了扭自己的脖子,略显骄傲地将自己的视线放在面前的名单上。 如果是按照考核名次排列的话,那么自己应该是第一个。 “小提琴:柏豪” “……” 啊哈,第一个不是自己呢~ 张宇略显尴尬地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不过看第一个人叫做柏豪的话,那么这个就是按照名字首字母来排列的咯? 既然如此…… 张宇看向最后一排。 “小提琴:杨坚” “……” 最后一位是杨坚啊…… 杨检的杨,首字母是啥来着?Y Y排第几位来着? 张宇不由得低下头,开始ABCD地一个个盘算起来。 随后感觉不对劲,又开始重算了一遍。 在他连续算了三四次后,他的脸不由得失去了一些血色,变得有些惨白。 他略显不信邪地伸手拉了拉身边的宋歌,对着他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