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也就是他们并没有抱特别大期望的主要原因。 但是…… 现在他们听到的,却完全不是如此。 乐团之中每个声部的进出,都极为的规律。 甚至音乐之间还有极为强烈的层次感。 以及那真的如同电闪雷鸣一般的定音鼓轰鸣,直接给他们的耳朵都给震聋。 不仅如此,他们在这定音鼓的轰鸣之下,还能看到许多许多的细节,那些欢欣的人群,高昂的士气。 这些都并没有被隐藏在定音鼓之下,而是被定音鼓给衬托的更为明显。 很漂亮,很有趣的表现。 即便陈秋他们手中乐团演奏的可能并没有世界前几的维也纳爱乐,他们的新年音乐会好。 可能也不如海城第一的海城交响乐团。 但是! 他们现在这个乐团的演奏,你甚至单独拉出去,去卖票给其他人听。 伱听完都不会说一句水团的。 因为,他们把音乐之中所有的细节全部都做到了。 就算你说你从那群演奏者的目光中读不出特别多他们对于音乐的想法,可他们有陈秋这个如同bug一般的存在。 虽然他们没有想法,但是陈秋有啊。 陈秋带着乐团所展现出来的共鸣,他们对于音乐的所有想法,都被照顾到了。 你能从他们的音乐之中,听到所有的一切你想要听到的。 不过稍微有些可惜的,电闪雷鸣波尔卡只是一首很简短的作品,并不长,同样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 陈秋当时给乐团选择作品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简单简短的作品作为自己的首选。 毕竟这种作品他和乐团排练的速度快,可能几下子就能完成了。 不然如果搞那种特别大,特别长的作品,可能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完成一半的工作。 陈秋等待着最后一颗音的落下,用力将手中的指挥棒一收。 转身对着众人继续道。 “接下来,轻如鸿毛快速波尔卡!” 陈秋继续转身,对着乐团进行指挥。 乐团快速将手中的乐谱翻页,跟着陈秋的步伐进行着演奏。 一首接着一首的波尔卡,或者圆舞曲在陈秋以及乐团的演奏之中呈现。 不仅如此,陈秋还选择了很多华国作品填充在其中。 例如红旗颂,我的祖国,龙船调,茉莉花之类。 都不是什么特别特别难的曲目。 但是每一首基本上都是在座各位耳熟能详的。 只要起一个头,在场的众人也都能听过的那种。 听着陈秋以及海音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奏,李安国教授坐在台下,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捂住自己的嘴,略微侧身对着身边的其他领导,开口问道。 “感觉如何?陈秋以及他手下的海音和声交响乐团?” “乐团之间的合作已经初现气势了,整体的表现相比较之前而言,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感觉他们比之前二团的时候好像还要好上一点,是因为一团的加入吗?” “或许吧,不过,我其实更为倾向于,这个是陈秋的能力,他带领着手下的乐团经过努力,才达成了这样的成就,而并非仅仅只是,一团二团的合作。” 李安国教授笑而不语,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看着舞台上带领着乐团演奏的陈秋,目光中满是欣喜。 他将现在这个乐团托付给陈秋,其实说真的,他费了很大的功夫,甚至用自己的名头和学校里的那群老师以及领导进行担保,说陈秋绝对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陈秋他的水平就放在这边,是一等一的强大,他绝对能够带领着乐团走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虽然他很相信陈秋,但是真的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他是真的感觉自己当时可能有点疯了。 因此他在陈秋上台前,其实都有一点点提心吊胆。 可听到现在这边的时候,他的心已经完全平静下来,甚至有心情和其他人开玩笑了。 一团二团的合并,两者的结合并没有带来反方向的化学反应,让两者变得更差。 正相反,陈秋他举重若轻地控制着乐团的前进,让乐团听上去就好像是一个已经合作了最起码有一两年的乐团。 简直难以想象。 他怎么都想想不出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陈秋居然就能做到这种程度。 只能说,不愧是陈秋。 李安国满意地看着陈秋,不再言语。 而边上其他的那些领导,则是有话说了。 他们同样兴奋地看着彼此,伸手捂住自己的嘴,小声地嘀咕道。 “不错不错,陈秋率领下的这个乐团有了崛起的迹象,比之前的一团感觉要好上不少,他们整体的水平实力都在一个上升的趋势。” “确实,不过我有点好奇,如果将陈秋和一团单独拿出来的话,他们有没有可能会比现在更好一点?” “感觉很难,二团里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其实还是有一些能人的,比如说一些虽然水平好,但是有很明显问题的那些,我们在思考了许久后也都塞到二团,而陈秋却又刚好发掘出了这些人,因此二团并不是纯粹的水团。” “一团和二团的合并居然能1+1=2,有点意思,正常来说应该都是不到2的样子,甚至有时候会变得更少,陈秋这个指挥看来学的不错啊。” “一名好的指挥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去参加一些演出,多去带团出击,不停地练手,这样才能让指挥成长,所以我觉得我们后面完全可以继续进行指挥系的培训计划,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说不定还能发掘出几个类似于陈秋的学生。” “不过这边就有一个问题,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乐团支撑我们这么做。” “要不和校外的职业乐团合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