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典庆道:“下官已经安排了五支防火队驻守,只要发现火情,会第一时间灭火。” 萧何道:“这只是治标,只有把这里改造成为里坊才是治本。” 典庆道:“陈府君也有这样的想法,府君想学长安城,对洛阳城进行全面的改造。毕竟洛阳城是我大汉的副都。” 想了想典庆道:“丞相能不能把洛阳城的税赋留在洛阳,让我等完成这个改造计划。” 典庆跟着三川郡太守陈锐去过长安城,当时他就被长安新城给震慑住,干净的街道,高大的建筑,川流不息的商队,这一切却显示出长安城高人一等的繁华,他也想让自己的家乡洛阳城变得一样。 三川郡每年的税金都极其高,但七成要上缴朝廷,余下的三成要养着三川郡上上下下的官员,还要用来维护三川郡的各项基础设施,还有一点结余会用来建设郡少府作坊,单凭三川郡的财政,是很难完成洛阳城改造计划的。 萧何淡然道:“你们先制定洛阳城的改造计划,在贤者大会之时,再由贤者决断。” 萧何在洛阳城已经好几天时间,虽然朝廷巡视已经说了不需要太守陪同,但在大汉很少有太守真这样,三川郡守陈锐就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 陈锐是陈郡元老,还是陈家里的人,和天子关系密切,陈瑞的父亲是长安客车的掌柜,可以自由进出燕宫,可以说是一位关系通天的元老,他明白陈锐是不服气自己这个丞相,有点给他一个下马威的意思。 但他萧何虽然脾气好,但也不是谁都可以拿捏的。 萧何深入的看了这个贫民窟,面积极其大,他感觉有好几万人居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地方。 到了夜晚,本来人烟稀少的贫民窟,开始有越来越多下班的工匠,街道两旁也弄出来一些特色的苍蝇饭馆,劳碌了一日的工匠也愿意在这些地方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天黑之后,这里反而充满了烟火的气息。 “老伯,来份羊肉串,四碗米饭,一个青菜,再炒一盘鸡子,上一斤米酒。”一个青年大叫道。 而后他们一行四人找竹凳坐下。 “知道了!”一个中年妇女拿出一小坛子米酒和四个碗摆在桌上,而后她在进去忙碌。 四个青年熟练的倒出米酒,开喝起来。 “披其娘之,我们的那个东家,真是墨子月报上的写的那种铁公鸡,一毛不拔。这个月我们厂效益如此好,他是一点赏金都没有,还对某说要好好干,争取早日在洛阳城买房子成家立业。我看他是想让我努力给他那纳一房小妾吧。” “他给我多少钱,我就多少事,还想我给他多做事情,简直是白日做梦。” 另一个青年笑道:“墨子月报上不就有这样的笑话,我们好好干,给他纳一房小妾。真当我们是没有见识的乡下人,连报纸都不看,某的学问比他都高,还想要用这套来蛊惑人。” 萧何听到这些年轻人的话,一阵摇头好笑,这些都是墨子月报上警示工匠的小故事。 什么好好干,来年哥就可以纳一房小妾。 什么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肯努力就是我兄弟,不肯努力就不是我兄弟等等。 萧何只要看这些言语就知道,这是天子弄的故事。 整个大汉就找不到一个可以如此辛辣嘲讽作坊主的人,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可以深入的揭开这些作坊主,虚伪贪婪的真正面目。这些小故事通过天下的墨者,传递给整个大汉的工匠群体。 只是萧何有的不明白,天子把产业升为国本,三番五次警告汉吏不要乱伸手,同时要多少处罚了乱伸手的汉吏,天子在行动上是支持作坊主的。 而大汉开国以来,这些作坊主在天子的支持下,也发展的极其迅速,说天子就是这些作坊主的后台也不为过。 但在日常当中,他又对作坊主极尽嘲讽,甚至联合墨家来限制作坊主的发展,萧何有的不明白天子真正的想法。 其实徐凡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后世的小故事,让大汉的工匠不要太幼稚,看清楚作坊主的正真正面目,不要被他们蛊惑了。 毕竟在一个增量的时代,矛盾缓和,工匠是最容易被作坊主蛊惑的,但偏偏他们的话语权也是在增量时代最大的,那些作坊主需要工匠给他们赚钱,没有时间弄什么减员增效,他们甚至还会主动给工匠增加俸禄,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话语权最大的时候不会给自己增加待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