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无舌,你有没有觉得今日之事太过蹊跷?” 无舌眸光闪烁,试探性地问道: “陛下......是觉得供词有问题?” 李世民缓缓摇头,目光透过摇曳的车帘,望向外面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而冷静: “供词和证据,应该不假。倭奴狼子野心,确凿无疑。” “朕疑惑的,是太上皇的态度。” 他微微眯起眼睛,只见轻轻敲击着吸怪,仿佛在梳理着纷乱的思绪。 “太上皇这些年,虽偶有任性之举,但大多时候,不过是耽于享乐,醉生梦死......” “何曾如此主动、如此急切地插手这等闲事?” “即便那些倭奴有意窃取鸿渊号的工艺,以他的性子,最多是下令加强戒备,将其驱逐了事,或是寻个由头将朕训斥一番。” “毕竟,鸿渊号不过是外物而已。即便没了,也可以再造!” “他又何须亲自下场,冒着与朕......与朝廷龃龉的风险,如此大动干戈?” 李世民的语气越来越低沉,分析也越来越清晰。 “他不仅派人闯了四方馆,将三国使节一锅端了,还直接在京畿之地搜捕倭奴!” “这已然打破了我们之间的默契!” “更何况,秦明那小子素来谨小慎微,今日却一反常态,满脸淡然,似乎......” “似乎丝毫不担心朕与太上皇心生嫌隙!” “此事,定有蹊跷!” 李世民语气一顿,声音笃定道: “他们定然有事瞒着朕,而且事关重大,甚至可能远超这倭国细作本身!” 无舌闻言,心头一震,垂首道: “陛下的意思是......太上皇此举,另有深意?” “深意?” 李世民沉默片刻,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浮现出院门口那块写着“大唐镇海司”的匾额,以及李渊自封的那个“镇海大统领”的头衔。 再联想到百济、新罗和倭国这个藩属国,皆是与大唐隔海相望。 顷刻间,李世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有些荒诞的念头。 “无舌,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老头子是想要出海访......远游?” “出海远游?” 无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 “不.......不会吧?” 李世民凤眸中闪过一抹睿智的光芒,沉声道: “你即刻传信李君羡:命他全城搜捕百济、新罗和倭国的人,严加审讯。”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或许,搞清楚他们这三个国家是否有什么特殊的人与事,便可知晓太上皇出海的真实目的。” “喏。” 无舌急忙应声,转而走出车厢。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