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盛夏•贪欢 第七十八章 无归时代-《无尽夏至》


    第(2/3)页

    陈年虽然年纪最小,但主唱兼吉他手,又会搞创作,其余三人便推他做了队长。老金负责键盘,Bai是贝斯,林东路则是鼓手。

    无归初成之时,他们做的最多是另类音乐。

    四人都很注重音乐的思想性,也更注重律动感,没过多久,无归的音乐声便传遍了整条贝克利街。

    可无归是火了,陈年没有,老金没有,Bai也没有,林东路更没有。

    离了无归,他们在这每天数次更迭的音乐时代里,谁也不是。

    那时候,陈年每天还要面对父亲的压迫和无止尽的谩骂。

    时间长了,他写的rap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偏向Independent Music(独立音乐)的世界里。

    他们这时才渐渐发现,彼此间的音乐理想并不相同。

    陈年固执、坚持且独立,他的目标向来明晰,他一直渴望着站上舞台,把自己的心声唱给他人听。

    只有在音乐界里有一席之地,他们写的歌才会有人愿意买单聆听。

    这是最无可奈何的事实,也是现实导致的必然。

    所以后来,陈年的粉丝们都说他是舞台型人格。台上台下的他,一直都有着极大的反差。

    最先察觉到他们不是一路人的,是林东路。

    他和他们三个最为不同。

    在加入无归前,林东路以疯狂在贝克利街小有名气。别人唱歌,他打鼓;别人跳舞,他打鼓;别人喝彩鼓掌,他还是打鼓。

    他的鼓声振奋人心,却和沉默寡言的本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神秘的林东路是个打鼓疯子,如果说,台上的他释放、冲动、热情,那么台下的他却是最为冷静从容、孤独和冷郁的。

    按陈年的话来说,林东路只是喜欢打鼓而已。

    音乐世界只是他的情感抒发的途径。

    所以,最早离开无归,离开贝克利,回到地面的人,是林东路。

    他离开的那一天,并没有什么不同。

    像往常一样,他们演出完,林东路放下鼓棒,不带温度的声音响起:“我要离开这里了,各位。”

    “什么意思?”老金本来还在大笑刚刚的错拍,被他突然一句话哽住,“你要去哪?”

    陈年最先会意。

    他放拨片的手一顿,却没有抬起头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