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师傅,去Berklake street(贝克利街)。” 闻言,谢意眼底闪过一阵喜色。 那些丢失了对方的年岁,虽然在重逢之后的只言片语里了解过些许,但终究少了真实感和参与感。 但今天,陈年却要带她去贝克利街,那个他从十五岁就呆着的地方。 她终于有机会,去亲眼瞧瞧那个自己不曾参与过的少年陈年。 如果说,陈年的表层是热烈的小太阳,那他不为人知的底色里,一定是属于音乐的。 在未成名的年少时期里,陈年曾将内心的期盼埋在了音乐的世界里,那里有极致的绚烂和荒诞,有极致的放肆和狂妄。 而作为地下音乐代表的贝克利街,便是他灵魂的存放处。 对他们这群人而言,那里不再是世人口中的污泞和黑暗,而是色彩斑斓的新世界。 只有在那里的时刻,他们才真正属于自己。 谢意紧紧牵着陈年的手,还未走至入口处,已经远远地听见无数混杂在一起的乐音传来。 与他们并肩而行的,多数是背着乐器、拉着音箱的人。 “我第一次走进这里,是误打误撞。”陈年指了指在他们面前的两幢高楼。 谢意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楼间的一线天罅隙分明,晕着碧澄的一小块天。 “那时候是黄昏,落日刚好从两幢高楼间撒来……” 陈年抬手握成拳:“我本无意撞进此处,却被那挂至入口处的悬日所吸引,我慢慢地走过去,直到走到一条别致的街上。” 从此,新的音乐世界之门开启,他在此沉沉浮浮五年,却也因此注入了新的音乐灵魂。 十五岁,少年家庭遭变,亲人分离,友人走散。 他随着父亲来到异国他乡,不熟悉的城市、不熟悉的人群,以及完全沟通不了的语言环境。 那时候,陈年经常形单影只地在街上乱逛。 从前的他其实是个很乐观开朗的人,却在短短数月,变得格外沉默寡言。 忙碌又专制的父亲自然不懂、也不会去理会少年人的转变,于是,惶惶然的人内心开始撕裂,开始碰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