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喜-《桃夭令》


    第(2/3)页

    因着桃源县的人都姓桃,几百年前他们的老祖宗在这里定居,繁衍出的这几百户的人家,各家往前数个七八辈,都是亲戚。

    这大年三十儿晚上,吃过了年夜饭,爷们儿们三五成群就都出去各家拜年,女人们则守在家里或是闲话家长,或是打马吊打叶子牌,来来往往,狗叫鸡鸣,好不热闹。

    桃夭跟自己的二嫂子李氏正哄着两个小侄女在后院里放烟花,忽的听见外头几声大嗓门的拜年,隔着半个宅子都能听见:“夭夭她娘,过年好啊,给你们道喜啦。”

    这声音桃夭熟的不能再熟了,正是六道巷与自己家比邻而居了十多年的邵婶儿。

    邵氏几年前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却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媒婆,镇子里有几十家亲事都是她给说成的。

    她的女儿远嫁去了杭州,女婿是个秀才,在杭州与几个有名的教书先生一块开了一家书馆教书。

    邵氏自从丈夫去了之后,便也频频奔波两地,常常去杭州看女儿和她的小外孙。

    而桃夭跟她的渊源,还要从桃夭去杭州紫绫阁拜师学刺绣的事儿说起。

    这紫绫阁的柳师傅是从前宫里最有名的绣娘,年纪大了归了乡,便开了这紫绫阁,许多达官显贵家的小姐都慕名而来,想蒙这名师指点一二。

    桃夭从小做得一手的好针线,上回邵氏来家里串门瞧见了,托了桃夭给她外孙秀了一套百岁宴的衣裳,让她家俊哥儿在百岁宴上出尽了风头,邵氏又是个一顶一的热心肠,从小看着桃夭长大,把她当半个女儿,便拿着桃夭绣的帕子,送去了紫绫阁,加上她的一张巧嘴,把桃夭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竟然蒙了柳师傅的青睐,许她来紫绫阁拜师学刺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