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在华夏陶瓷鉴赏家眼里,算残次品的白瓷,却是现代西方设计师的心头好。 加上这类瓷器本身就很稀少,目前全世界都不超过二十件,所以近年来已经被炒上了天价。 其实就不超过二十件这一点,它就有被炒作的理由。 反正1400万的估价,还真不是人家乱估的。 苏富彼曾经为一件同类型的白釉月亮罐,开过一次专场的拍卖会,整场就拍这一件。 “张大师,这件您觉得可以吗?” 沈洋玲小声的问道,她有点担心张扬意气用事。 毕竟之前她接触的不少内地的收藏家,都对这种来自东亚拍品嗤之以鼻。 多少有点不专业了。 “还行吧,待定。” 张扬在名册上画了一个问号。 “如果没有更好的拍品的话,这件入围也没问题。国内有些人,对这种国际认可度高的瓷器,还是感兴趣的。” “因为它既值钱,还不受国内文物政策的限制,可以自由交易。” “哦,我懂了,这东西可以用来送礼。”沈洋玲恍然大悟道。 “这个……就没必要展开说了。” “你自己知道就行,咱们继续。” 张扬看的第二件东亚文物,是葛饰北斋的画。 估价500万RMB。 霓虹的画家还有这实力? 张扬有点好奇。 但是走到展柜前,一看画的内容。 是这幅画吗?那没事了。 张扬对霓虹的画家、艺术家,没有任何印象。 但是这副画却给人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 估计是有后来的漫画家致敬过这个画。 这副画,张扬也给了一个“待定”。 排在这幅画下面的,是另外一种高丽国的瓷器。 这次,张扬直接在后面画叉了。 这种不算太值钱,也不算太稀有,还没有同时期清三代民窑瓷器好看的东西,真不配上拍卖吧? 也就偷国人实在没东西了,这种玩意儿也要送拍。 张扬直接全给画叉。 当然,他的理由非常正当: “其实在国内人的眼里,高丽瓷器就是一个单独的种类,大概相当于康熙青花将军罐这种。” “有一件代表作就够了。” “至于霓虹的东西,还是留到东京的拍卖会吧,在盛海绝对没有市场。” “明白了。”沈洋玲点点头。 她还吩咐旁边跟着的女助理把张扬说的话记下来。 这些话里有价值的内容,都是他们后来要开会讨论的。 解决掉东亚的文物,张扬的注意力被欧洲文物给吸引了。 估价排在首位的,是一件埃及的青铜猫。 铸造于托勒密时期(约公元前332-30年),相当于国内的西汉。 东西不贵,估价也就600万RMB的样子。 绝对在国内有些藏家能接受的范围内。 但张扬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物品信息给出的来源里,其中一条显示: 这件东西是被一个艾哈迈德的男子,从埃及某地的博物馆里偷出来,送到英国藏家手上的。 事情就发生在几个月前。 张扬疑惑的看了一眼沈洋玲。 沈洋玲很敏感,察觉到张扬的眼神后马上问他: “是这件东西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收集拍品时,有没有检查过东西的来源?”张扬反问道。 “当然有啊,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我觉得,像这样的青铜猫,不是一般都在金字塔里面的吗?” 张扬故意没说实话,他想知道这是怎么个事儿。 “那是很久以前了。” 沈洋玲笑着解释道: “像这件拍品,它是我们欧洲的高级会员送拍的。” “这位会员本身就是收藏圈的大拿,曾经是大英博物馆的员工,这么多年送拍的拍品也没有出过岔子……” “所以你们调查来历,不会就是问问这位会员吧?”张扬反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吧,我们的调查还是挺严谨。” 沈洋玲想要解释,但在事实面前,她的解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行吧,我明白了。”张扬点点头。 既然人家这么肯定的说自己调查过了,那他也没啥好说的。 那个所谓的佳士得会员,是不是真人还不一定呢。 万一就是佳士得的白手套呢。 继续吧。 张扬一连看了二十几件希腊、欧洲、埃及的古董,没有一件能看得上眼的。 价值低,认可度差到他都认不出来。 这些东西,在预展的时候,除了那张黄金面具,其他的应该都没有人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