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他还是嘴硬了一句: “我还以为那些人的亲朋好友都是傻子呢,怎么还有人有脑子的啊!” “呵呵。”刘队长笑了笑。 按照张扬的说法,也许他们直播间确实能筛选出傻子。 但当这些傻子以“父亲”“领导”“同事”等等身份,帮他们宣传的时候,就没有筛选一说了,而是无差别的诈骗。 张扬通过谢导演的人脉发现,很多根本没看过他们直播的老人也上当了,就是因为有亲戚推荐。 刘队长转身指了指门外的警车。 两兄弟完全放弃了挣扎,乖乖的往门外走去。 …… 刘队长出警的时候,张扬已经回到临海了。 长安站的活动非常成功。 而且是各种意义上的成功。 据说自从16年央视的《寻宝》节目来过长安以后,当地就再也没有举办过这种,大型的鉴宝活动了。 海选活动四天都没鉴定完。 最后在当地相关部门的要求下,张扬带着各位专家,又硬加了两天班,才勉强把热情的宝友给接待完。 后续的拍卖会,在香江那边办,张扬就先回临海了。 现在古董想要出境参与拍卖,审查的流程比较繁琐。 估计还得有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当然,这是必须的。 虽然张扬自己看过拍品名录,确定里面没有什么孤品、国宝流出。 但只有全部的拍品都经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查,张扬才敢放心的拿出去拍。 不然压力太大了。 文物贩子的名头可是能把人给压死的。 除了有拍卖会值得期待外。 本次长安之行最大的好处,是成功的把张扬办的活动,带进了官方的视野。 本来江城那边的申请被卡了很久,结果长安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审批通过的通知就下来了。 甚至还有不少地级市文旅部门的负责人,主动打电话联系汪国声,想要走他的渠道和张扬接洽,邀请张扬把活动带到当地举办。 当然,这些三四线城市的邀请,张扬都用江城的通知委婉的拒掉了。 有些城市连个大型的场馆都没有,怎么办活动嘛。 夏天马上到了,张扬可不想在四十度的大太阳下暴晒鉴宝。 有这闲工夫,直接在直播间鉴定不好吗? 拍品一样可以征集。 张扬回到临海开播的第一天,就把征集拍品这件事,给直播间里的三万多观众进行了宣讲。 还特意让人弄了个报名的小程序,二维码就放在直播页面的角落里。 “最快下个月中的时候,佳士得主办的海林之光专场拍卖会,就开始接受预定了。” “直播间如果有宝友对自己藏品有信心的,来连麦鉴定完,可以主动扫右上角这个二维码,申请送拍。” “没鉴定过的就不要扫码了,会被直接筛掉,没意义的……” 这次香江那边的拍卖,是张扬和沈洋玲合作办的。 而且和佳士得达成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其实佳士得经常办这样的专场,甚至有给某个会员的私人珍藏,办专场拍卖会的先例。 张扬都没怎么多说,沈洋玲那边就同意了。 不过也有条件: 那就是后续佳士得在内地办拍卖会的时候,张扬要提供尽心尽力的技术支持。 说起来也是张扬运气来了。 他和沈洋玲谈生意的时候,刚好佳士得在开内部总结,总结上一年度的成绩。 从拍卖的结果上看,尽管已经得到了政策的扶持,佳士得在内地的拍卖依然可以用“凄惨”来形容。 这在张扬看来很好理解。 因为国内青铜器不能拍,高古的古董也不能拍,失去了“法外之地”的光环,佳士得和其他拍卖公司比起来,在内地的市场上根本没有优势。 所以,“如何破局”成了佳士得亚洲分部的年度工作关键词。 张扬就是沈洋玲找到的第一个破局的关键人物。 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将“海林之光”这个招牌打响知名度,得到多位业内知名专家的认可和支持,能力当然非常强。 甚至都已经在开拓香江市场了。 张扬的头上几乎写明了“天选之子”四个字。 付出一点利益,把张扬拉入自己的阵营,在佳士得的领导层看来是值得的。 这种事,张扬当然没意见。 他就没想过开拓海外市场。 因为没必要和陈彦光抢生意啊。 河东集团用高仿占领海外市场,张扬用真品给国内的古董市场正本清源。 那以后收藏岂不就是“这边风景独好”了吗? 这次涉足香江拍拍卖市场,完全就是给楚子强帮忙。 顺便也和佳士得那边的人处处关系,防止和盛海的拍卖公司绑定太深,被他们反过来拿捏。 “这次我给咱们直播间的宝友们,留了三个名额。” “为什么就三个?因为我们主打的是假货多啊,不是国宝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