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是7501瓷啊。” 老唐刚从柜子里拿出茶叶罐,看到张扬和小楚的表情,自觉的停下了手里的动作,靠过来解释道。 “两位这个年纪,可能没听说过,这7501瓷,号称是当代御窑,曾经是给领导专用的生活用瓷,一共就一万多件。” “数量上,工艺好,珍贵得很。别看只是个痰盂,现在的市场价也要十几万呢。” “当代的瓷器,卖这么贵?” 小楚没听说过7501瓷,脸上露出惊疑不定的表情。 “不是卖的贵,是本来就值这个市场价。”老唐耐心的解释道,“咱们先不聊它本身的材料已经绝版的问题,您就说,上面的纹饰好不好看吧?” “好看倒是好看……”楚子强应承着老板的话,眼神却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张扬。 “看我干嘛,这个我也不懂啊。” 张扬假装无辜的摇摇头:“我是研究古董的,这种算是现代的艺术品,我真不知道其中的门道。” 其实张扬不仅懂,甚至他自己家里就收藏的有7501瓷。 那还是陈彦光送给他的。 之前榜一大哥在景地镇买了个房子,里面就有前任主人留下的7501瓷,陈彦光为了感谢张扬帮他鉴定,特意寄了一套过来。 不过说实话,张扬觉得东西挺碍事的。 这类瓷器本身的用途是日用品,但是实在太值钱了,根本舍不得用。 卖也不能卖,毕竟是陈彦光的一番心意。 至于老唐这件痰盂…… 张扬觉得,存在有一种可能,它就是真的痰盂。 生产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只是很巧,它也是白瓷的釉下彩,同时上面印的是7501瓷里比较出名的“翠竹梅花”图案。 这玩意儿能被认错,还被放在专门的柜子里保存,只能说老唐的想象力很丰富。 “真不懂假不懂啊?”小楚非常小声的凑到张扬耳边问道。 察觉到对面的老唐投来疑惑的目光,张扬笑了笑,用正常的音量回答道:“不是,哥们儿,你喜欢就买呗,怎么你楚大少还心疼这点零花钱?” “算了算了。”听懂了张扬的言外之意,小楚连连摆手,“等我老了,再给自己置办这玩意儿。” “哈哈哈,其实这东西说是凤尾尊,也有人信的。” 老唐在旁边陪笑了两句,说的更像是玩笑话。 他倒也没急着劝楚子强就买这件痰盂,人家是老江湖了,还是很能沉得住气的。 “两位继续吧,我这茶还没开始泡呢。” “还是我来吧。”老板娘接过老唐手里的东西,指了指柜台,“你陪着客人好好聊聊。” “谢谢大姐。”张扬和小楚同时冲大妈点了点头。 “客气客气,慢慢选啊,我们这里好东西多着呢。” “您二位随便看,有什么不懂的问我就行。” 老唐非常恭敬的站在一旁,配上那身长衫,味儿对了。 柜台里,紧挨着痰盂的,也是件瓷器。 一件瓷枕。 看造型和纹饰,应该是奔着仿磁州窑去的。 毕竟瓷枕里最有名的就是磁州窑了,不少市级的博物馆,都拿磁州窑的瓷枕当镇馆之宝。 究其原因,是因为相比于普通的瓷枕,比如青花的、原始青瓷的、白瓷的,只有磁州窑的枕头,上面会有传统水墨画的纹饰。 宋元时期的瓷器工匠,将传统国画和瓷枕结合,让磁州窑的瓷枕更具艺术性。 眼见张扬的注意力在瓷枕上挪不开,老唐觉得有戏,赶紧凑上来开口介绍: “怎么样?这件可以吧?” “正宗磁州窑的虎形瓷枕,还是白底黑褐彩莲纹的,这是我从一位落魄的贝勒爷的后人家里收来的,肯定是真东西。” “两位要是想要的话,我只要这个数……” 老唐比了个很内行的手势。 可惜,张扬和小楚根本看不懂。 那种商人在衣袖里用手势议价的方式,只存在电影中,现实里,十几万的生意比个手势就决定,也太抽象了。 “您说,这是从贝勒爷后人手里收来的?”张扬嘴角含着笑问道。 “对啊。”老唐不停的点头。 “您二位也别觉得奇怪,其实在这燕京城里,各种前朝的皇亲国戚,海了去了。单就说上个月,我在公交车上还遇到一大妈,自称自己是正白旗呢!” “我不觉得奇怪啊。”楚子强摇摇头,“实不相瞒,我祖上是曾经的楚王,八旗子弟什么的,见到我还是得往后稍稍。” “牛的。”张扬忍住笑给小楚竖了个大拇指,接着指着玻璃柜台里的瓷枕说,“老板,伱这个瓷枕,说句实话,好像不太对。” “啊?不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