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应该是京造佛像的东西。” “哦?”张扬听了这话,对宝友顿时有点刮目相看的意思,“宝友,你有点水平啊。” “就你这断代,还有对东西工艺的认知,起码超越了咱们直播间99%的藏家。” “东西是怎么得来的,介绍一下?” “这是我参加活动买来的,还不错吧?” 宝友嘿嘿一笑,起初有些得意,但是不知道怎么了,好像想到了什么伤心的事,很快情绪又缩了回去。 甚至还叹了口气。 这番做派,别说弹幕了,连张扬的好奇心都被他调动了起来。 “什么活动?拍卖会吗?” “不是,是拍卖的话,我当然就直接说是拍卖会了,是一个文物商店的赎买活动。” “赎买?听起来有点意思啊,详细说说?” 张扬坐直了身子,摆出的姿态一看就是专业的吃瓜群众。 但是当听完宝友把事情娓娓道来,张扬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今天这是怎么了? 诈骗案的受害者集中报案来了吗? 这位看似很懂佛像的宝友,他也被骗子割韭菜了,只不过对方的手段更高明。 不是简单的拿假货骗人,对方卖的是真东西。 但是,东西的价值远超市场价。 像这件多闻天王像,市场价也就一万五六的样子,但是宝友花了八万才买到手。 同时到手的,还有一张所谓的古董商店的赎回券。 只要有这张券在手里,三年以后,他就能拿着券,直接找古董商店退回全部的本金,同时这件佛像也就归他了。 其实就相当于八万借出去三年,提前预支了一万五的利息。 【这不就是披着古董皮的金融诈骗吗?】 【三年时间,八万块的本金能挣一万五,这年化率不得了啊】 【这种不是一听就是骗局?这人想钱想疯了吧】 “那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这是个骗局呢?” “是因为这个文物商店跑路了吗?”张扬好奇的问道。 听完宝友的叙述,张扬的看法和弹幕差不多,那就是——宝友是因为贪婪上的当,不值得同情。 但既然活生生的案例就摆在面前,弄清楚骗子行骗的细节还是很有必要的。 就当警示后人。 张扬其实很好奇,以宝友的智商,是怎么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还来找自己鉴定的? 对方如果直接跑路的话,报警应该一抓一个准吧? “现在还没有跑路,但是应该也快了。” 宝友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解释说: “那个店子的法人都换了,以前是崔大师,现在已经换成了一个不认识的人,查了一下,好像是专门给皮包公司扛雷的。” “这个我知道,跟职业背债人一样。” “但是崔大师又是哪位?”张扬问道。 宝友说了一个名字,还好,这次张扬不认识。 不认识就行,至于究竟是哪个阿猫阿狗的,不重要,张扬就怕又撞上认识的专家。 老送熟人进去,多不好意思啊。 要知道,自从车老师的事情后,他就已经被圈内人冠上了“专家杀手”的名号。 虽然是戏称,但有时候真话往往以玩笑的方式说出来。 不少人对张扬还是很怵的。 一旦谁在专家群里被张扬艾特了,都会惊出一身的冷汗。 “好了,宝友,你的情况我也是建议报警。” “报警,警察能管吗?” “肯定能啊,你这都是非法集资了。” 张扬虽然不是很懂金融,但是大学生的常识还是有的。 而且这种假文物商店的手段,完全是奔着古董圈有点小钱的藏家来的,这是想挖断古玩圈的根啊。 当然不能惯着他们。 送走宝友后,张扬还觉得不解气,把那个文物商店的情况发在了文物局的群里。 从去年开始,局里就有专门的团队一直在打击涉文物犯罪,估计那个什么崔专家,还觉得用文物打幌子是个很棒的主意,殊不知刚好完美进入了打击范围。 …… 下午两点的时候,张扬的直播间里,迎来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宝友:一位国际友人。 对方一上来就露脸了,高鼻梁,络腮胡,戴着耳环,看长相有点像日耳曼人。 不得不说,张扬对人种的直觉还是很敏锐的。 对方用英语自我介绍,说他的名字叫穆勒,确实是地道的德国人。 在一家德国公司的华夏分部工作,来这边已经生活一坤年(两年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