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儿子叫凌宏才,是今年和一批孤儿一起离开的。 他是我在路上遇到的少年,孤身一人没有家人相伴。 我们孤儿寡母的也不方便,便一路扶持着到了新安县。 又一路到了这里……”刘氏详细地说起她一家人的事。 紫玉从刘氏自报家门的话中得知,他们到坎子村后开垦出两亩荒地。 种的东西很杂,只要是能吃的都种有,多数时候都是靠野菜充饥。 坎子村的情况大都差不多, 这些人都是后来聚到此的难民。 村民见紫玉两人和善,都是有眼力的人,皆争相说起各家的情况。 坎子村眼下的人口约两百人,大都是得到一点儿消息,又忍受不了外面严重的赋税,才躲到此处。 各家都在山脚下开垦有荒地,因为粮种不足种的东西也是杂七杂八, 与刘氏的情况差不多。 情况最好的就是新村长戴江, 算得上是坎子村的富人, 也仅能混个半饱。 但不至于跟村民一样,瘦得皮包骨天天望着地里的那点儿收成过。 “你们的情况我都知道了,多注意地里的变化。 坎儿村每到收获季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帮忙。 你们可以去找村长沙大朗,他会安排你们活干。 只需记住一点,勤劳踏实、不偷不抢。 时辰不早,都散了!” 紫玉挥手让人离开,在马背上待了几天,浑身颠得快散架了。 此时蓬头垢面的还不能进空间洗漱,两人就着烧好的开水, 泡两干馒头糊弄肚皮。 … 七月底,山中的夜晚多蚊虫蛇蚁, 却气温凉爽, 紫玉和离白背靠着背小憩。 “凌宏才是少年队的!”离白此时才低声提醒道。 “这事交给沙大朗处理。”迷糊的紫玉点着脑袋道。 跑一趟百里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路上奔波,再强悍的身体也受不住。 两大腿内侧已磨出老茧,此时的紫玉特想大吃一顿。 再泡个澡洗去一身的疲惫, 倒在大床上睡它个三天三夜。 离白听到她打起小呼噜, 转身将人抱在怀中靠在胸膛上,找个舒服点儿的位置,让紫玉继续睡。 离白见那脸上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点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比他第一次见到紫玉时还瘦。 尖尖的下巴,皮肤也有些粗糙和晒黑。 他本想带人去玩儿一圈,却适得其反。 大闹百里城不说,还赶上蝗灾的消息,一路奔命地往回赶。 为了大夏堡的几百张嘴,紫玉是操碎了心,可又有多少人会知道她背后的付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