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堡主,只要找到粘土,我就能造出同样坚固的房子来。 节省成本不说,还快! 盖房用的瓦片,可以用我们本地人的老方法。” “好,派人四处找粘土,建房的事由胡管事全权负责。 山上的树砍后记得补种,别给整绝种了。 我们还要生活在这里,不能自绝后路。” 不用建窑烧砖瓦,便能解决建房材料的问题,紫玉当然求之不得。 事情交给管事负责,她只要验收成果就行,再说还有邱总管盯着。 “哈哈,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怎么也不会自绝后路。”胡老头儿大笑道。 升为建房管事的老胡头儿,脸色红润一身干劲,一身崭新的青色粗布衣服。 他很庆幸当初给堡主建房子尽心尽力,才为一家人挣得立足的根本。 得知一家可以分十亩地的胡老头儿,果断将成家的四个儿子都分出去。 在堡主的鼓励下,分家的人不止他一家,土地成了家家户户的根本,也是他们的定心丸。 一亩地一年只上缴两成粮食,除此外没有任何苛捐杂税,与外面的苛捐猛如虎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狱。 为了保住这一份从古至今没有过的福利,大夏村人训练和干活根本不需人喊。 全都涌跃参加,连女人和孩子也不落后。 因为他们很清楚,没有大夏堡就不会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 胡老头儿家的五个手艺人,不光都有一份做工的收入,还有五十亩地可种。 从来没有过这么多地的胡家人,兴奋得几晚没合眼,生怕闭上眼这一切就飞了。 胡家人在大夏村中,可谓是人口最多的一家人。 其次就是胡正业一家,老少八口人俱在。 因孩子都没成家,便没分家,虽只分得了十亩地。 但胡正业家孩子多又没成年,明显劳力不足,自是不会眼红胡老头儿一家。 也有一份正式工的胡敬业,虽羡慕却并不嫉妒,因为他觉得孩子多有孩子多的好处。 不管男女都可以去识字,于很多人家来说都是不敢想的好事儿,无不拥护。 … 紫玉见几个管事纷纷出谋划策,又抛出一件大好事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