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前呼后拥的紫玉,站在高处看着显出泥土的田地。 山上融化的积雪汇聚成大瀑布,奔腾入湖,溢出的湖水顺着水沟冲进大夏湾。 棉花和水稻育苗的事,已交与陈大负责。 发酵一冬的锯木,被用作育苗的培土,经过紫玉这个半罐水的指点, 暖房中的苗已破土而出。 靠着白一的紫玉看着大片的土地发愁,即使所有的空房间都用来育苗,也不够九百多亩地种的。 人手严重不足,在这时体现得非常明显。 男丁大多被抽调去学划船,人手就显得更加不足。 老铁头因为年纪大,没能去划船, 此时正挥着锄头整理他的那十亩田地。 干劲大得只着单衣, 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得起劲。 包九和王兴旺两家的女眷,也都在地里干活, 连三岁的小孩子都被要求下地捡草根。 刚化冻的地里积着雪水,赤脚下去冰一会就冻得通红,紫玉便没让家里的下人下地。 “少爷,他们都在地里忙活,咱们是不是也该下去早点动土。” 负责农事的陈大,见别人都下地干活,他们还站在地头看热闹,急得直打转。 事隔两年,又能与土地打交道,陈大将全副心思都放在谷中的田地上。 农家出身的人,看着大片的地空着,心里跟猫抓似的难受。 恨不得一夜之间,将所有的地都再翻一遍。 “将积攒的草木灰拌在大粪里,均匀地撒在田地里, 三日后开犁。” 对于没肥料的古代,紫玉能想到的只有这些。 “院里育的苗,肯定是不够用的,平整十亩地出来育秧苗。 找盛管家领原色粗布搭棚, 外面育苗的事责任重大,要随时注意气温变化。 希望没有倒春寒吧!”紫玉望着远处的山头道。 山里的积雪要全部化完,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远处的雪山常年积雪,水源是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 “好,小的这就去!”一听有活儿干,陈大跑得比谁都快。 一众女仆也没因为要下地的事而忧心,反倒带着满满的期待。 … 育苗的技术,在这个时代是新奇的,他们中没一人听说过。 自然是对将要做的事,充满了期待,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肚子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