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过来了,你在那坐着呢?」 于鼎新看着公园中正在吃饭的人,对着电话说道。 于庆龙拿着手机站起来,扭头往公园外面看了看,发现了正站在那里打电话的于鼎新。 「我看到你了,你站那别动。」 挂断电话,于庆龙给同桌人说了一声,不舍的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菜,扭头就走了。 虽然很想吃,可是他知道什么事情重要。 于鼎新这个时候也看到了他。 走过来问道:「哪位做大席的师傅在什么地方?」 于庆龙早就问好了,指了指东边,然后带着他过去。 闻着空气中的香味,于鼎新有些担忧的说道:「你说这位大席师傅会接吗?」 于庆龙也不清楚。 「问问在说吧。」 两人来到做菜的地方,看到了正在忙碌的郑飞三人。 看着穿着厨师服的三人,于庆龙和于鼎新两人拿着烟走了过去。 「两位有什么事吗?」 看到走过来的两人,郑飞疑惑的问道。 于庆龙抽出一根烟递过去,一脸微笑的说道:「我们过来找郑师傅。」 他刚才吃饭的时候问过杨兴,知道做菜的大师傅姓郑,叫郑飞。 郑飞举了举手里的锅铲,没有接过烟。 「我就是,两位大哥有事?」 听到他就是郑飞,两人心里很惊讶。 想不到这位大席师傅居然那么年轻。 于庆龙更是把惊讶显露在了脸上。 能把大席菜做成那样味道的人居然会是一个年轻人。 他还以为郑飞是一位老师傅。 也怪他,没有问杨兴郑飞的年龄。 两人惊讶过后,于鼎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是这样的郑师傅,十一月初三是我母亲的三年,我想请您过去帮忙做大席。」 听到于鼎新的话,郑飞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在那里办?」 要是距离太远,郑飞可不接这个活。 「在八里桥镇于楼村。」 八里桥镇,位于安庆县和平安县交界处的一个镇。 地理位置属于安平县,归属于安庆县管辖。 八里桥在他们这里很出名,这里家家户户都做纺纱。 在五十年代初期,八里桥镇引进了第一台纺纱机,从此在镇子上拉开了纺纱的热潮。 到了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八里桥镇的居民开始办起了私人纺纱厂。 因为在纺纱界名声很好,质量够好的原因,八里桥的纺纱一直供不应求。 这也让八里桥的居民们发了大财。 而因为八里桥开了原来越多的纺纱厂,生活在周围的村民们也找到了工作。 在八十年代,周围的几个村子就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地方。 别的村子还在苦哈哈的种地,而八里桥周围的村子已经开始拿工资了。 一个月的工资比他们种地挣得钱还要多。 可是因为八里桥的纺纱厂招人的时候首先招的就是八里桥镇下面的村民,外人根本就进不去。…. 「准备摆多少桌?」 既然距离不远,郑飞决定接下这个活。 于鼎新说出了和家人早已经商量好的价格。 「我们准备摆三十桌,五百块钱一桌就行。」 听到这个价格和桌数,郑飞点了点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