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庶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主动出击是否会有打草惊蛇的可能,所以他和刘澜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这里,他更希望的是尽可能的寻找歼敌的战机,也就是说不轻易出手,但出手就必须要一击制敌,这样在击败豫章的九江军后,便可以命令近卫骑兵长驱直入进入九江,防止孙策逃跑,只有彻底歼灭孙策,才算真正的一劳永逸。 二人谈着各自不同的看法,而鲁肃和吕岱二人则认真听着二人直接的争论,从表面上看,刘澜的想法是最为保守的抉择,这无疑是与他以往风格有着决然不同,但是如果从保护部队的角度来看,他的决定无疑是以最稳妥的。 而徐庶的建议,则多少有些冒险,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一举歼灭九江军,这谈何容易,那可是四万人的部队,以现在豫章军的实力来说,他们如果过去也不过能够与九江军在人数上相等,可想要一口吃掉九江军的话,就太困难了,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到最后反而还会出现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情况,把自己撑死。 但换个角度来说,从有效消灭九江孙策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话,那么徐庶的建议又是最稳妥的,如果把孙策逼走了,那么留着这样的祸害迟早都是麻烦,所以这一仗真正的目的还是消灭孙策。 所以这也就出现了从战术角度来看,主公刘澜的建议是最为可取的,而从战略来角度来看,军师徐庶的建议又是最稳妥的,这个时候,刘澜又一次开口,道:“所以我想听听你们二人的看法,在这件事情上,你们的态度更倾向谁?” 刘澜的目光首先转向了鲁肃,道:“子敬,你先来说说吧。” 鲁肃立即拿起了沙盘上的木杆,虽然地图上之标记着九江和豫州,但是他第一时间指向的方向大家心里都清楚那里乃是长沙的位置,而更具第一次九江之战来看,孙策一旦要逃,前往长沙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所以她指向长沙的一刻,说道:“如果孙策退,也只能暂时退往长沙去投靠张羡,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前次出现孙策消失的情况不会再度发生,既然知道他的行踪,而刘表又给予了我们进入荆南四郡的便利,那又何必冒险,所以要末将来选择的话,我会支持主公的建议,先确保在豫章的绝对优势,再去考虑吞食九江的可能。”—— 上拉加载下一章s——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