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匡亭的大败,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打徐州的胜算并不大,而且与其多一个仇人,不如留下刘澜这样的得力盟友,当时袁术因为各方压力和现实需求,只能被迫放弃了攻打徐州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却一直牢牢在他心中,令辗转反侧,似袁术所出生的环境,只要他想得到的就没有得不到一说,可想当他被迫放弃攻打徐州之后是有多么的不甘心,而这才有了之后大举进犯徐州的情况发生。 而与比较随性的袁术完全不同,袁绍做事比较喜好谋定后动,以前对他不是很了解,只觉得他应该会和袁术差不多,甚至在他眼中,似袁家这样的大族子弟都是袁术这个样子,当然他现在知道自己这是孤陋寡闻了,因为连他们兄弟都不同,这些世家子弟就更不可能都是一个样子,而这次可以知晓袁绍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即使一早就已经有了决定,可是下面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这才是用兵的关键,不然军事行动都走漏消息,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就好像现在冀州说白了早就做好了攻打兖州的计划,可下面的人却什么都不知晓,如此隐蔽,如果冀州真的出兵兖州,那势必就能够杀曹操一个措手不及,而偏在此时,自己不知轻重送了那么一封信去冀州,袁绍看过之后又怎么可能轻易否决已经制定好的计划,非但没有改变打算,反而将计就计,做出了这么一个等待命令的指令,这样一来文丑在徐州肯定就会按照袁绍的意图做好出兵广陵的准备,那时,刘澜如临大敌,严阵以待,而曹操或许还想着浑水摸鱼呢,等他被袁绍突袭了之后,可能才会明白袁绍真正的意图,只是那个时候,可能一切都已经晚了。 袁绍啊,这哪里会是印象中的纨绔子弟,他的心机,才是真正让他立足的原因,而这一点,则是袁术永远也学不会更学不来的。 文丑有个习惯,就是平日少言寡语,可只要多喝那么几杯酒之后,话就特别多,而这样也会让他醒酒更快,不容易醉。而此时他对杨弘不断吐露着自己的想法,都说酒后吐真言,这一点杨弘是深信不疑的,治所令他没有想到的却是,他对颜良之死会如此耿耿于怀,他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替他报仇。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