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时空寻夫:农女有田不愁嫁》
            
            
            
                
    第(2/3)页
    大批的人举着火把,把这周围都照得通亮。为首的府尹(shēn)边还跟着两名带兵的千总,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虎威寨外面。
    古学斌并没有急着出去,而是叫人把府尹叫进来。
    那府尹还满心的疑惑,因为他怎么都不敢相信太子(diàn)下会亲自跑到这种地方来。他的本意,是来捉拿假冒太子的人的。
    没办法,古学斌只得又取出一块宫门的令牌,叫人亮了出去。
    这块令牌本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出入宫门时候的一个牌子。既不能调兵,也不能当作太子的信物。
    但是这块牌子可是确确实实的证明,拥有牌子的人是有资格随意出入皇宫的。暂且这么一个作用,那府尹大人不敢怠慢了。
    要知道,算不是太子亲临,那也应该是太子(diàn)下(shēn)边的近卫了。
    因而,这府尹没敢再耽搁,立即下马,跟着那个死士来见古学斌了。
    古学斌回京多年,在国庆大典或是皇寿诞这样的大场合也都露过面的。
    算是一般的小官小吏没有见过太子。而作为一个从四品、正五品的府尹还是有机会进京的,也远远的见过太子和皇。
    因而一见真是太子(diàn)下,这个府尹哆嗦了几下,有些不知所措了。
    要知道,他管辖的地盘,匪患猖獗到需要太子(diàn)下亲自出面剿灭,这该是多大的罪过呢?
    也幸好(diàn)下无恙,如果真的是在他这里让太子(diàn)下受了伤,哪怕是惹得(diàn)下一个不高兴,他这头顶的乌纱可难保了。
    想到这里,府尹“扑通”一声跪在地,冷汗流了一脸,却擦也不敢擦一下,还一直高声的叫着:“请太子(diàn)下恕罪。”
    古学斌平(rì)里和苏瑾瑶嬉笑玩闹,那是因为两人感(qíng)深厚。
    但是面对着朝的大臣,或是这样的外省官吏,脸色沉沉的,自有一番王者之气,不怒而威。
    苏瑾瑶也不再是笑盈盈的模样,坐在古学斌下首,微垂着眼睑,显得颇有威仪。
    这府尹跪了一会儿,没见古学斌有什么举动,胆子才稍微大了一点。又转头看了看这间屋子,除了苏瑾瑶之外也没见其他的随从或是将领,这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但他还是不敢站起来,跪着说道:“太子(diàn)下公务繁忙,对于这里的小事只需招呼一声,下官自然尽心竭力为(diàn)下办好。剿灭匪患也是下官份内之事,只因最近另有公务缠(shēn),才没来得及分心清理,着实让(diàn)下费心了。”
    古学斌不用听也知道是这样的官话,不过他也不打算追究这府尹的过错。要知道,有了这任意桥,算是官兵来了,一时半会儿也未必能够强攻下来。
    而且江湖和官场看似没有关联,但实际一直保持着互不干涉的原则。只要江湖人不惹出大乱子,不反对朝廷,那官府也不会费心费力的去剿灭了。
    因而,古学斌摆了摆手,说道:“先起来说话。本(diàn)下只是无意间路过此地,见匪患猖獗,欺压了百姓,这才出手的。但本(diàn)下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留下善后,既然这里是你的管辖,那当作送你一桩功绩吧。”
    府尹一听说这次剿匪的功劳都算在自己的头,刚刚准备站起来的(shēn)子顿时又跪了下去,连声向太子(diàn)下道谢。
    古学斌又道:“这里大部分的匪患已经清剿。有些还算是狭义之人也并没有犯错的,已经投降本(diàn)下了,留他们在这里安(shēn)吧。另外还有几名被匪人迫害的无辜百姓,本(diàn)下也已经将他们救出,你以官府的名义好好安抚是了。但总之你不必太过声张,以免引起其他百姓恐慌。”
    府尹连连点头,说他知道了,也明白了。
    其实这件事(qíng)真的声张起来,对他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剿匪虽然算是功劳,可是这里的匪患可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qíng)了,匪患猖獗说起来他这个府尹也有责任。
    如今被太子(diàn)下剿灭了,他也不费一兵一卒,只是给(diàn)下善后而已,当然不能抢个天大的功劳。
    古学斌深谙官场圆滑之道,见这府尹像是个心思机敏之人,也不做多说。
    再次叫这个府尹起(shēn)之后,古学斌叫人把那对姐弟带到了府尹面前。
    那府尹看看这两个孩子,一脸的懵圈,不知道这太子(diàn)下又是什么意思。
    左看右看,倒是觉得那小姑娘长得还算是周正,难道说太子(diàn)下的心思是……
    这府尹正在胡思乱想,苏瑾瑶开口道:“府尹大人,这对姐弟(shēn)世可怜。他们的爹爹是个银匠,被这虎威寨的大当家抓山来做手艺活。结果剿匪期间这位银匠没能幸免,算是被误杀了。你看看把这对姐弟好好的安顿下来吧。”
    府尹连连点头,但又觉得不对劲儿,抬头看看苏瑾瑶,又是一脸懵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