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晋国和周王室同姓,天子的话语,在晋国方面还好使一些。晋国若退兵,秦国路远,必然不能持久。而且我王您之前帮助天子退了楚王,此时若是请天子斡旋,天子定然不会拒绝。” “如此,我们便可以不和秦晋两国开战,就能保住海国的领地了。” 汪过:……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想亡国啊! 假如海国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秦晋两国都不能得逞,那海国的名声,不就又传出去了吗? 要是把那位吴王吓得不敢北伐了,不就耽误自己的回家大事儿了么? 所以汪过断然拒绝。 但是让汪过奇怪的是,他做出拒绝的意思后,整个朝堂就寂静了下来,甚至连反对的声音都听不见。 也就是说,除了武烛,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这就很奇怪了。 以前像是这种关系到国家战局的大动作,哪一次汪过不是安排的十分费劲?一群狗奴才三番五次上表进谏。 但是这次,也有点太顺利了吧。 于是汪过就打发了武烛以后,这件事情就定了下来,海国西部城市,全线退兵。之后也没什么大事儿,就退朝了。 退朝之后,汪过看了看时间,因为没啥人反对,算是用时最少的时候了,还可以去田璇的寝宫里玩耍一番。 在路上,汪过问了司马玩懿,为什么如今朝臣的反对这么少。 司马玩懿笑道:“这不是我王推行的利己主义嘛。他们看您不乐意派兵留守,自然不吃眼前亏,都不反对了。” 汪过点点头,十分开心。 原来这换了治国思想,还有这种好处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