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上就是想利用“稷下”这个名头,鼓励各种有识之士,把海国都城,创造成一流的都市,要达到、甚至超过齐国都城在诸侯中的名望! 商央豁然开朗。 王上看来也想到了这么一步。 就是在落后中,鼓励那些士子的干劲。 但是在此之前,必须让他们看到繁华。而这个目标,就是学宫。 “假如把学宫,建立的富丽堂皇,尽是繁华。而当他们走出学宫之后,却看到落后的海国都城。作为有识之士的士子们,能不从内心,迸发出改造海国的愿望吗?” 商央心中暗暗惊叹,转而又向蔺不如吩咐道: “蔺不如,如今国库充盈,让他们拨出巨款,这稷下学宫,我要好好建设一番了。” …… 汪过在王宫中,自然没想到商央和蔺不如联手分析出了这么南辕北辙的结论。 甚至还把这一切的源头,归结于每次姜申打下来一座城市,汪过就能立马收集、调动资源,维护着海国的高效运转。 假如汪过能听到这句话,怕是可以直接气的吐血了。 这尼玛根本就不是什么民众自愿捐献、其他国家的国库、汪过自己的订购好吧? 这尼玛妥妥的就是系统坑人啊,每次打下来一个城市,就不这是系统给的奖励,非要故意给这些资源的来源,安排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且更夸张的是,每次系统给的奖励都恰到好处。 于是乎,这些恰到好处的奖励,再配上归结于汪过的理由,让汪过在群臣中的声望,越来越高…… 这尼玛就坑人!汪过气不打一处来。 有时候,汪过自己都不知道系统怎么安排出来的奖励,底下这帮狗奴才就把功劳归结在他的头上。 不过好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听司马玩懿,商央要求调动巨款和大量资源,来投入到学宫的建设中来。 对此,汪过还是觉得可以的,并且补充了命令,要求商央只可以修建学宫,不可以改动学宫周围的一草一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