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洞窟壁画-《劫生宝鉴》


    第(1/3)页

    王希咖急着去看洞里的壁画,一个劲的催促凤凰翎带自己去开眼。

    凤凰翎却一个劲的推脱:“那洞里黑黑的看不见,明天早上带你们去吧。难道跳舞不好看吗?”

    王希咖想说我就是来看你们的历法的,不是来看你们跳舞的。

    想了想这样说不礼貌,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观赏了一晚上的舞蹈,才在凤凰翎的安排下沉沉睡去。

    王希咖酒喝得有点多,只记得凤凰翎安排的床全是用凤凰羽毛铺成的,特别柔软。第二天一早,他被凤凰的鸣叫吵醒。

    原来凤凰跟鸡有点像,每天早上都要打鸣。这可能跟鸟类的生物钟有关,鸟类的大脑里有很大一片区域都是松果体,松果体可以分泌褪黑素。

    在早晨受到光线和声音的刺激,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雄鸡体内的雄性激素加速分泌,就会开始打鸣。

    凤凰估计也差不多,早上都要打鸣。当然,凤凰的打鸣比公鸡打鸣要好听一些,含有一份百鸟之王的高贵与大气。

    但人早上都是有起床气的,这个时候再动听的音乐听起来也觉得烦。凤凰们像天籁一般的声音,王希咖只觉得吵闹。恨不得像关闭闹钟一样把凤凰的鸣叫也关掉。

    好在王希咖对于起床这种事比较有经验,知道起床就是开头那几秒钟有点难受,缓过劲来就好了。相对起来,刚起床的时候是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刻,可以做好多事。

    毕竟睡觉虽然爽,但是你在睡觉的过程中基本上属于无意识状态,完全体现不出生命的价值。醒着的时候虽然悲欢离合各种感觉都有,但这正是人生百态。

    王希咖起床以后立刻就去叫凤凰翎去看历法。凤凰翎睡眼朦胧的被推起来,说道:“先吃早饭,吃完早饭再去看。”

    等都等了一晚上了,也不急于这一时。王希咖便跟着凤凰翎去吃早餐。住在悬崖上的阿兹特克人早餐很有特点。

    他们把大米泡成米浆,再把米浆调成米糊,然后把这米糊风干切丝,制成一种丝状物品。吃的时候把这些丝状物煮熟加上盐巴,辣椒和牛肉,非常爽口,口感有点像当年华夏西南地区喜爱的牛肉米线。

    只是这阿兹特克人吃米线的方法跟华夏人不同,华夏人是用筷子,但阿兹特克人却是用一根木棍,用手把米线缠到棍子上裹着吃,像吃棉花糖一样。

    王希咖整不来阿兹特克人的吃法,他还是喜欢用筷子——筷子这个非常好做,就是两根木棍就可以。

    看到王希咖用两根木棍吃米线的方法凤凰翎非常吃惊:聪明的他立刻就认识到,用两根木棍吃米线比一根木棍要方便多了!

    善于学习的凤凰翎很快开始用两根木棍吃米线,一学还真就学会了。不得不说凤凰翎天资过人,好多没用过筷子的人一开始用筷子都不习惯,要学好几天。

    紧接着凤凰翎又开始尝试用三根木棍,四根木棍吃米线,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三棍木棍吃最精准,两根最方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