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战后建设-《劫生宝鉴》


    第(3/3)页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对于统治多种族地区是很有好处的。

    有了统一的文字,大家才看得懂你颁发的命令。有了统一的计量,长度单位,才好更好的在疆域内推行教育。

    当然了,其他方面他并没有学习秦始皇,而是允许各种族保留自己的母语和文化传统。毕竟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知道文化多样性的可贵。

    做完了这两项,王希咖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自己那么大的疆域得有个名称,比如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等。想来想去好名字都被人家取了,自己又不想重复。最后决定,干脆自己统治的疆域就叫做“人国”吧,毕竟这个疆域是由人建立的。疆域内所有两条腿走路,能说话的子民都归为“人族。”

    每个人都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人国的子民,自己是人族的一员,接下来再分成狼人,毛人,血族什么的。互相之间就有了认同感,才不会一天到晚老想着你打我我打你的。

    做完了这两项,王希咖基本上找到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感觉。

    初步成就了霸业,成为了尼古拉所说的“世界征服者”,王希咖却没有骄傲。当然,作为一个穿越者,靠着后世的科技知识能够击败一些原始人也没什么好骄傲的。

    他的主要想法是尽快提高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把这个时代弄得跟后世一样,让每个人都可以早日躺在床上刷手机。

    然而电脑,网络,智能手机是个大难题,王希咖根本不会搞。在后世有些聪明人能够“自学编程”什么的,但那也要有教材才能编程啊。没有教材,那岂不是“自创编程”了?

    后世网络上曾经有段子,说高手能够用钥匙在一张空白光盘上刻出一个Windows系统。王希咖当然不是这样的高手,他只能先做一点自己会做的事情。

    比如先把疆域内的交通搞好。“要想富,先修路”在哪个时代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便捷的交通可以加强境内的人员,物资交流,可以让“人国”的经济发展起来。

    王希咖计划在匠人平原,白毛雪山,黑毛峡谷,狼人草原,德古拉城堡之间修建高速公路,然后在各个大城市修建机场。总之宗旨就是让人更便捷的移动。

    另外就是勘查水文,在河道修建水力发电厂,在草原上修建风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都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破坏比较小。

    这些都是大工程,需要很多人手来完成。

    王希咖并没有像秦始皇修长城那样往死了用劳动力,而是严格按照后世的工作标准,每工作五天休息两天。拒绝加班,拒绝996。

    每一项工程王希咖都亲自参与,因为其他人都不会,只有他会,他得手把手的教会几个聪明的人,然后再让那些聪明人一传十,十传百的教给其他的工人。

    预计10年以后,新成立的人国平均生活水平就达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城市里修着飞机场,公路上开始跑着汽车和摩托,家家户户装上电灯电话。除了没有电脑,基本上达到现代人的生活水平。

    王希咖计划着再在各处修建铁路,这样的话国内的运输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相信再来一个发展期,弄出电脑和网络,那人国的技术水平达到后世的标准也并不是难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