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江山一统(五)-《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3)页

    实际上围绕整个中华联邦组建的讨论一共分为个研讨组,包括国体研讨组,组长章太炎;政体研讨组,组长熊希龄;国标研讨组,组长梁启超;司法研讨组,组长曹汝霖;政治研讨组,组长杨度;经济研讨组,组长张謇;工业和城市建设研讨组,组长刘鸿生;社会文化与教育研讨组,组长蔡元培;土地和能源研讨组,组长周质云;体育和民间社团研讨组,组长王正廷;社会基层问题研讨组,组长杜月笙;新闻舆论研讨组,组长史量才。。。一共而是三十四个讨论小组,几乎涵盖了目前中国的各行各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基层问题研讨组的设立,不仅仅是让流氓出身的杜月笙心情激动,更是史无前例第一次承认底层、帮会等社会问题的存在。在这一点上王振宇开创了先河,不但正视这个问题,还提出了解决办法,他在社会基层问题研讨组上对心情激动的结拜二哥杜月笙说:“社会底层人民生活艰难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靠黄赌毒去帮助他们致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不要因为政府的面子就否认这个问题的存在,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不要让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要给他们富裕的机会,所以结社还是必要的。但是帮会这种民间结社组织很显然是无法完全实现这一点的,帮会出现不过是穷人内部按照地域、血缘、社会关系的二次划分,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对原本就不足的社会资源进行互相争夺,胜利者成功脱贫,失败者愈发贫困,所以这个不好。帮会的性质要变,要朝着互助会、社区方向变。这不是一代人二代人能够做好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付出。但我们依然要做,因为未来的联邦是建立在全体国民健康幸福,自由平等基础上的。”

    在出席了社会基层问题研讨组的的研讨会后,王振宇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再参加研讨组的讨论,他坐上飞机,从南京飞抵北京。在那里,有二十万虎狼之师等待他的检阅。

    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检阅青年军,因为按照未来的设想,随着新联邦的成立,青年军这个番号就要成为历史了。

    一共二十五万军队在长安大街上列队,等待王振宇的检阅。

    “。。。在广西、在湖南、在安徽、在山东,你们用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你们用生命和鲜血缔造了属于这支军队的光荣。。。我们的敌人听到你们的名字就会浑身颤抖,直至毁灭。。。士兵们,祖国在你们的努力下终于统一了,新的时代来临了,我希望你们继续奋战,捍卫祖国的繁荣和和平,不要忘记你们的使命,你们不是我王振宇或者谁的私人军队,你们是这个国家的支柱,你们这个民族的希望,你们是国家的军队,你们是民族的军队,你们的使命是守护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和平。。。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战无不胜的青年军万岁!”

    自辛亥革命以来,六朝古都南京就三次被大军攻破,这样的地方如果还有王气那就扯蛋了。实际上整个民国时期,南京确实被攻破过五次,分别是1911年,1913年,19年,1937年,1949年。就算南京真有什么帝王气,现在也是金陵王气黯然收了。

    至于这些研讨组的组员,大多是由国民代表大会两院议员以及各地行政长官,社会贤达共同组成。值得一提的是未来联邦的军事问题被纳入到了政体讨论的范围中而没有单独列祖,这个举动在新闻媒体看来无疑是传递了军队即将国家化的信号,一时间大家都激动了,也许民主的时代真的要到来了。。。

    这次阅兵又称为胜利大阅兵,王振宇为了震慑北方全雄,原北洋政府代表段祺瑞,曹锟,原奉军代表张学良,杨宇霆,张作相,原晋军代表阎锡山,商震,徐永昌,满清代表宣统皇帝溥仪,醇亲王载沣都被要求出席。

    同样的讨论工作都在各个研讨组激烈的进行着,除开国体、政体、国标三个组外,其他组都牵涉到实际的利益,大家不争是不可能的。

    王振宇这个厚脸皮的家伙对此自然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了,可他的结拜兄弟杜月笙就不能这样了,他接到任命之后立刻就从上海出发,每天早上第一个赶到十五号议事厅参加本组的研讨会,每天晚上最后一个离开议事厅,积极发言,积极献策,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很让人敬佩。唯一让人不舒服的是,杜月笙一身长衫,带着眼睛,手拿折扇,这貌似有点不伦不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