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北方大战(五)-《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3)页
这个命令让荒木联队上下都兴奋不已,为天皇陛下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由于后世抗日片的误导,大家对于日本人的攻击方式停留在了一窝蜂蛮干的印象,实际上日本陆军确实有这个做法,不过那往往是快要死了,玩玉碎攻击的打法,实际上日军在进攻还是很有章法的,很讲究配合和隐蔽推进,他们往往会以班为单位,在军曹的带领下协同作战,他们并不强调攻击速度,他们会缓缓的向攻击目标迂回,在合适的位置上发起致命一击,他们的作战特点简单來说就是狠,一旦发起攻击,就会毫不犹豫全力以赴,当然乃木希典式的人物在日本军队也是不少的,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自己的荣誉和升迁放在了第一位,沒有把普通日本士兵和自己的生命当回事,这种思想是惊人的,是愚蠢的。
身为后來日本皇道派的领袖人物的荒木贞夫自然不是蠢货,虽然他鼓吹所谓三千万把竹枪征服世界,但是那实际上是鼓动口号,估计他自己一个字都不信。
荒木联队是从一个标准的挽马制师团联队,毕竟这次出兵代表的是大日本帝国的面子,不容有失,所有关东军方面对这个联队还是很重视的,整个步兵联队辖三个步兵大队,一个联队炮队(四门山炮),一个速射炮队(四门37mm速射炮),在火力上还是十分凶悍的,一般來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二步兵炮),通信队有一个电话排(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排(5到8台电台),在战斗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
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队有四个卫生员。
而关东军在这个基础上还给荒木联队增加了一个骑兵大队,使得整个联队达到了五千人的规模,差不多一个常备旅团的标准了。
这也使得荒木贞夫这个联队长变得无比自信起來,手握这样的实力,自然要比自己的那些前辈要做的好了。
攻击的命令一送來,整个联队上下都兴奋不已,但是大家毕竟还是正规军人,自然是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喧哗,不准交谈,尽量少说话,都在默默的检查自己的装备,做着进攻前的准备,这些正规的军人对于死亡毫不畏惧,因为死后就可以进入靖国神社成神了。
“段坂见”这是日本军官在互相赠言以激烈彼此的斗志,段坂是靖国神社所在,,。
守卫在长辛店是吴佩孚手下头号悍将彭寿莘,素以骁勇善战和为人刚正闻名军,人称“刺儿彭”,当时军需部门克扣军饷、拖欠供应是平常事,唯对彭部不敢拖欠,彭寿莘时任第三师补充第一旅旅长,他是山东平度人,此人喜欢提拔同乡后进,所以平度人大多愿意投在他麾下,所以补充第一旅七千人马有四千山东子弟兵,这些山东汉子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彭寿莘也是视如骨干,这四千人单独编了二个团,训练严苛,待遇从优,这次长辛店之战打到现在,彭寿莘依然拿着这二个团沒有投入战斗,这是他压箱底的货,不到最后时刻是绝不会投入的,历史上这四千子弟兵最后的结局是成建制战死在山海关门口,上演了历史上的直系最为悲壮的一幕。
长辛店的守军主要是彭寿莘的补充第一旅和董政国的补充第二旅,奉军的攻势凶猛,第一旅和第二旅都是以山东兵为主的,彭寿莘和董政国都是山东老乡,因为所带的部队都是新组建的,所以并沒有跟着吴师长去攻击卢沟桥,而是奉命在长辛店死守,两个人把旅部放在了长辛店火车站里,一來是参谋军官不够用,二來两个人私交确实不错。
不过好在奉军虽然看起來凶猛,真打起來却厉害的有限,反正看着热闹,阵地也沒丢几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