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进军(三)-《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3)页
照理说,夏斗寅好歹也有小二万人马,真要打起来,消耗个几天想来问题不大啊。换个思路,就算是小二万头猪你要杀一时半会也杀不完啊。
可是此时此刻夏斗寅部的表现真正应了那句兵败如山倒,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夏斗寅把自己最精干的部队摆在了城头第一线,就指着他们能多顶一会,鼓舞下士气。
而其他的部队大多是新招募的,有几斤几两夏斗寅比谁都要清楚。可没成想青年军这么阔绰,那炮弹跟不要钱似的砸下来,乖乖,他们就算拿下了这荆州城,一年的税收也买不起刚才那么多的炮弹啊。
实际上,赵东生事后也遭到了徐源泉的训斥,再怎么愤怒也不带这么败家的啊,整整半个基数被砸了出去,当场就责令赵东生写五千字的检讨交上来。
不过如此凶猛的火力打击的效果却是惊人的,整个荆州城内,鄂军第五旅的一万多官兵全部长大了嘴巴,然后做出了同一个选择,逃。
一支军队的素质在逃跑的过程是最容易体现的,所有的人在这一刻都忘记了建制这一说,都在朝着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向奔去,在途和同样在逃跑的人撞在一起,然后就会认定这个方向不安全了,接着调头再继续跑,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结果自然是整个荆州城一片混乱,一些找不到出路的乱兵居然拿着武器闯进百姓家里先捞一把再说,打砸声,妇孺的哭救声,那是声声入耳,在这个时候,国人是最没有同胞爱的一个群体。
不过混乱仅仅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青年军入城了,赵东生看到了乱想,立刻把部队撒了出去,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搜捕乱兵,发现有奸淫劫掠的,立刻枪毙。此刻赵东生最想抓到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戏弄了自己的夏斗寅。想想自己在青年军这个系统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若是让大家知道自己居然信了这么一个泼皮无赖,传出去还不成了笑话。
师长一声令下,自然是全程大搜捕,却始终没能抓住这个夏斗寅。
夏斗寅去哪里了呢?原来在城破那一刻,夏斗寅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一切荣华与富贵在此刻都变成了浮云。他知道什么叫大势已去,就算自己逃回宜昌也不过是苟延残喘。所以他没有再逃回城里去收拢残部,而是选择独自一人连卫士都不带,跑了。一口气跑到城外十里的码头,租了条小渔船就去了武汉。原本也存了去投靠王占元东山再起的心思,但是他刚到武汉就发现王占元已经要跑了,投奔无望的他索性就躲在汉口的英租界里,以在码头上扛包卖苦力为生(看王振宇把人给逼的),再后来租界被国政府收回了,害怕被发现的夏斗寅又上了火车,南下逃到了香港,最终病死在印度尼西亚,临时前他还无比机动抓着儿孙的手道:“千万不要骗人,我这一辈子啊就是。。。。”
对比上一回王振亚的七个小时的浴血攻击,这一次的荆州攻防战基本上只有攻没有防。战斗虽然历时五个多小时才结束,但是整个战斗其实只有几分钟,简单来说就是第五师进行了一次火力展示,完毕。至于鄂军第五旅还真的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连次像样的抵抗都没有。一万五千人的队伍,除开一千多人在炮击伤亡,三千多人逃走,一千多人被青年军正法外,余下九千多人被编入了劳动营。至于这个劳动营,那是最高统帅部下达的命令,凡是战斗被俘人员未丧失劳动力的,非军事补充需要的,一律编入劳动营,服苦役三年,专门从事铁路、公路以及城市建设。月俸一至三元不等,无故脱离立即处决。
这个劳动营的存在也成为了后世诟病王振宇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当时来说,这个劳动营确实缓解了大规模公共基础建设和军事建设带来的劳动力缺乏的巨大压力。这个劳动营在整个内战时期一直都存在,人数最多时达到了三十万之巨。不过最高峰出现在对日和对苏作战时期,这个数字直接突破了五百万。而所有涉及到劳动营的档案后来都被设定为华联邦最高机密,直到维基解密成功解密为止,后人才发现,劳动营相对于王振宇时代的集改造营还是十分人性的存在,至于集改造营是个什么东西,以后大家就知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