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跪在祖祠的蒲团下,为首正中间的牌位,便是朱元璋,大明太祖爷。 “太祖在上,去年李自成攻破凤阳后,刨了我大明历代祖先的皇陵,是子孙不孝,才让您受这等奇耻大辱。” 崇祯顿了顿,继续道:“眼下朝局渐渐清明,贪官污吏都已被朕整除,洪承畴,吴三桂已死,朕第二步该如何做呢?恳请太祖教教朕!” 只是,沉默了半晌,祖祠内似乎并无动静。 崇祯帝笑了起来:“既然太祖不说话,那朕就有朕的打算了。” 望着那块牌位,崇祯帝叹息了一声。 大明太祖朱元璋,是从元庭手中夺得的天下,对汉人来说,这个意义极为重要。 可以说,太祖拯救了汉人天下,是汉家的功臣。 可是,他的祖坟却被人刨了。 这份仇恨,崇祯帝又怎能忘记? “李自成刨了大明皇陵,这个仇朕是一定要报的,且眼下最大的威胁,朕认为并非建奴,而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崇祯帝沉声道。 建奴此刻只是骚扰边境,时不时对边境发起攻势,却难以攻破山海关。 这对大明内部暂时还构不成威胁。 而真正的威胁,在于中原大地上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反贼! 深吸一口气,崇祯的大脑清明得可怕,他冷静分析:“要想中原太平,要想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先解决了李自成等人。” “朕虽高坐龙椅,但朕如何能不得知,许多百姓也是被他们裹挟造反的。” “因为农民军跑到哪个城,当地百姓就会被裹挟,到最后只能被迫加入反叛大军中。” “若是不加入敌人,就会死,就会成为农民军的敌人。” 有句老话说得好,打不过就加入。 而百姓们正是打不过农民军,所以只能选择加入了。 于是,这个雪球就越滚越大,农民军越来越多,杀而不绝! 再加上各省总督不作为,为了守住自己的土地,并不绞杀农民军,而是将这些农民军赶去其他省。 如此一来,整个中原大地都被农民军祸害了。 “这些,朕又如何能不知啊。”崇祯帝叹息道。 “高坐朝堂,百官都以为朕不知道,可朕也不是瞎子。” “要想反攻建奴,还天下一个太平,必定先灭了李自成之辈。” 说到这,崇祯帝的脑袋越来越清晰:“没错,要想中原太平,必须灭了李自成!” 只有稳定百姓局势,让百姓安居乐业,大明才会越来越强,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攻杀建奴! 才能挽救这个大厦将倾的大明,才能让百姓重新恢复生机! 一股热血从崇祯帝的内心涌起,他朝太祖磕头后,便立刻转身走出了祖祠。 此刻,他已经想出了一套完整的救大明策略,只不过还需要验证。 …… 次日。 皇帝召集史可法,卢象升两位大臣,前来御书房商议。 崇祯开门见山,望着两位大臣:“李自成,张献忠之辈荼毒中原大地,到处裹挟百姓造反,为了还天下太平,朕决议先攻李自成,你们以为如何?” 大明现在的情况,不宜两线作战。 所以,要想全力对付李自成,只能先死守宁远城,不与建奴展开决战,进入防守状态。 总而言之,先灭李自成,再灭建奴! 而这个策略,也让两位大臣陷入了深思。 片刻后,史可法颔首道:“此法可行,先让百姓太平,再谈其他。” 卢象升也颔首道:“先攻李自成是正确的,百姓们被李自成胁迫,只能当叛军,农民军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被荼毒,相反建奴倒是暂时攻不进来。” “为了百姓,先攻李自成。” 崇祯帝哈哈大笑:“好,为了百姓,先攻李自成!” “朕,要还这天下一个太平!” 话罢,崇祯看向史可法和卢象升:“你们立刻拟定方略,再递折子,为与李自成全面开战做准备。” 两位大臣连忙道:“是!” 话说到这,两位大臣同样是热血沸腾。 他们内心的热血,隐隐被点燃了。 因为不管是崇祯帝,还是卢象升和史可法,他们三人的内心都很清楚,只要灭了李自成,中原大地太平了,大明就活了。 到那时候,大明便可全力攻建奴! 偌大的大明帝国,将获得重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