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嬴政脸上不动声色,心中确有些恼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伏博士此言差矣,身为帝国子民,为陛下效忠乃是本分,为帝国效力乃是职责。” “我等饱读圣贤书,难道不应该教化苍生,传圣人之道吗?” “若任由那些斯文败类,肆意贪墨朝廷公款,鱼肉乡里百姓,长此以往,必遭至天下万民,怨声载道,与帝国离心离德。” 博士叔孙通当即站了出来,反驳伏胜道。 嬴政见到这一幕,有些欣慰。 墙头草,追名逐利之人虽不堪大用,可仍有可取之处。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自己并非不明白。 但这些饱读诗书之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对帝国而言并非好事。 借此机会敲打,整顿一番,有利于巩固江山稳定。 有才又如何?若不能为国所用,那便是废材。 看着下方文物群臣接连下场,针锋相对,争执不休。 嬴政没有出言制止,而是静观这一切。 朝廷之中声音各不相同,于君王而言不算是坏事。 若朝廷之中,文武百官政见相同,只有一个声音。 对君王而言,便是最大的威胁。 相互制衡,有所诉求,方利于皇权平衡左右。 李斯,冯去疾,王绾等一大批老臣皆以辞官归养。 朝中需要新鲜的血液,大秦帝国更需要能臣干吏,肃清天下,强有力推行新政。 看着下面吵了大约半个时辰,嬴政收回了繁杂的心绪,厉声道:“吵够了没有?吵够了就给朕全都闭嘴。” 文武百官一个个争的面红耳赤,见陛下圣怒,立刻全都乖乖回到了自己的席位,拱手一拜道:“陛下息怒。” “为国尽忠那便是良才,不能为国效命,那便是废材。” “读书人清高,自命不凡,自诩博学通古,以圣贤子弟自居。” “这些人有多少人是自诩孔孟弟子而沾沾以自喜?” “教化万民,不但是朕之宏伟大愿,也是圣贤之宏伟大愿。” “自诩圣贤子弟,却轻民亲贵妄自尊。卖弄学问,贪慕虚名,天下何为贵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些话不是他们奉若金科玉律的圣师所言?这些人难道比朕这个天下至尊还要尊贵?” “表面谦谦君子,内里肮脏小人者,不知几何?” “朕就是要告诉他们,大秦帝国不需要蛀虫,只需要一心为民谋福祉,为命请命之良臣也。” 嬴政声音如同洪吕大钟,直击众人的心扉。 尤其是那些博学通古的博士们,一个个身为儒学大师,更是面红耳赤,低着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