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纵千山万险,又如何阻挡中华崛起之步伐-《这个始皇真牛逼》


    第(2/3)页

    有人在搬运青竹沉塘,以腐其材。

    水塘中沉泡已久的青竹会被取走锤洗,使其去壳脱皮。

    经过去壳脱皮之后,便会被送至煮火制浆,直至分解为料。

    煮烂的竹料会再次被工匠倒入石臼中用力舂成粉状,之后又会有工匠用专门制作的纸槽,辅以细竹帘,用来过滤粉末中的纸纤维。

    在纸槽旁还有专门的工匠舀水不断冲洗珠帘上的粉末,冲走其中的杂质,只留下纸纤维。

    直到细珠帘上铺满了一层白色的液体纸浆后,工匠方才将细珠帘取到早已准备好的压榨板上,一层又一层堆积起来。

    压榨板上的纸浆达到一定厚度以后,方才会被工匠用一块十分光滑平整的木块,重重压下。

    不但排除了纸浆中的水分,更是顺势将纸浆彻底塑形。

    最终这些塑形的纸张,会被拿到土砖夯实的夹巷外墙贴上去,经过夹巷中的火焰余温烘干以后,再从外墙上小心翼翼的揭开,便是一张张纸彻底成型的白纸。

    看着一张张纸完工,然后被工匠百张叠成一摞的白纸,嬴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纸墨笔砚,如今大秦都有了,等待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技术彻底成熟,权贵掌握经书的时代就会被彻底改写。

    全民普及知识的时代,将会到来。

    经书何以价格昂贵无比,几乎可以说是寸字寸金。

    就是因为手抄繁琐,不但费时费力,更难以大规模普及。

    更重要的是,这些掌握知识的权贵,敝扫自珍,宁愿把知识烂在家中,也绝不愿意向普通人传授。

    “这里一天可以出多少张白纸?”

    嬴政对着一直候在一旁的公输墨询问道。

    “回陛下,一千左右。”

    公输墨心中颇为自豪,毕竟在他看来,日产一千,已经很不容易了。

    “朕给你一年时间,在全国推广,务必达到日产十万。”

    嬴政剑眉一挑,严厉道。

    十万?

    公输墨的心瞬间跌入谷底,刚刚的自豪之情眨眼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天啊!

    陛下是在开玩笑吗?

    可看着又不像……

    “陛下……造纸工艺乃帝国绝密,工匠培养,修筑作坊,都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与时间,一年之期……〃

    公输墨苦着脸,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一年太久了?”

    嬴政目光扫了过去,冷冷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