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奇情太子佩(九)-《天生我材顾不全》


    第(1/3)页

    第142章  奇情太子佩(九)

    摇铃不知来自何处,大约十岁那年跟随她的爹娘来到枫叶镇,不久之后,她的爹娘相继去世,剩下摇铃孤身一人进了枫叶班跳大神。

    至今为止,只知道她原名叫二丫,至于她的身世,没有人知晓。

    顾不全是襁褓时就被师父带到枫叶镇的,与十岁才到枫叶镇的摇铃,无论如何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可是,摇铃身上为何会有一个和顾不全的玉佩一样的烙印?

    凌岸也顾不得非礼勿视的规矩,目不转睛盯着摇铃肩头的烙印。

    顾不全看看自己的玉佩,又看看摇铃的烙印,呆想了半晌也不知道所以然。

    她想起,在桃山的时候,陆掌司问了她两次是否有一个玉佩。

    越想越觉得,这事绝不简单。

    玉佩是顾不全自幼就戴在身上的,如果这与她的身世有关的话,那么陆掌司就一定知道这其中的秘密。

    陆掌司唤师父“二哥”,但师父很显然不愿意认他这个兄弟,他们究竟是因为什么反目成仇,到底有什么账要用生命的代价来清算?

    所有的疑问都随着师父和陆掌司的相继坠崖,而成为永久的秘密。

    “可惜尚书大人下手太快了一些,要不然留陆掌司一命,或许还能问出点什么来。”凌岸不无遗憾地说道。

    当时他没来得及阻止王尚书,一直耿耿于怀。

    案子查到那个份上,留活口至关重要,很可惜尚书大人那一剑,线索戛然而止。

    “尚书大人……”他思索了片刻,又说道,“上一回手也很快。”

    顾不全闻言“嗤”地吸了一口寒气。

    陆掌司罪大恶极,牵涉到的桃山煤矿案子非同小可,当时的情形,他已在官军的围困之下成了瓮中之鳖,本应该将他押回朝中严加审问的。

    但尚书大人实在是太着急了,上去就给他来了个一剑穿心,并且还推下了悬崖,凌岸叫唤留活口都来不及。

    洗尘茶庄东窗事发之时,庄主沈白也已是插翅难逃,而尚书大人也是怒之下一剑将他刺了个对穿。

    当时只道是尚书大人嫉恶如仇,但现在想来,大有杀人灭口之嫌。

    “想起来了,陆掌司和沈庄主在临死的时候,看尚书大人的眼神的确很奇怪。”顾不全道。

    “是的,眼神太过蹊跷,给人的感觉,不是惊慌,而是错愕。”凌岸道。

    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一个杀自己的人会出现错愕的眼神?那必是意想不到的熟人,就象当初蝶梦庄的女子被灭口时一样。

    “朝中高官……”凌岸看着顾不全,欲言又止。

    他一直怀疑煤矿的后面有朝中高官的势力扶持,虽然王尚书的种种形迹很容易让人起疑心,但这只他的怀疑而已,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就是那位背后的高官。

    果然顾不全一听就连连摇头。

    “只是怀疑,没有任何证据,现在更是死无对证。而且……”

    顾不全想起王尚书与凤阙父慈子孝的情景,更是无法将他与背后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联系在一起。

    “一个那么慈祥的好爹爹,对家人那么和霭可亲,为官又是那么清正,他又怎么可能做出如此恶行?更何况,我在尚书府所见,府邸并不大,也未无特别奢华之处。若是一切皆他所为,以今冬京城的情形,卖几车煤炭就足以把家宅打点得更好一些。”

    “好爹爹,就不会杀人,就如好师父一样,是么?”凌岸一句话便狠狠地戳到了顾不全的痛处。

    师父是好师父,但他也亲口承认过,理命钱庄的案子,与他脱不开干系。

    既如此,那么王尚书也不能被排除在嫌疑之外。

    “人过留声雁过留毛,我就不相信王尚书没有落下任何把柄。”凌岸说道,“我一定会将他找出来。”

    顾不全想了想,尽量平静地说道:“尚书大人要认我为义女,三天之后举行仪式。”

    “如果尚书大人真的牵涉其中,他身为朝中要员,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必得有书信往来,或是其他的信物为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