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论外面闹得如何天翻地覆,一点也不影响茶庄里的“名流鸿儒”们继续喝茶高谈阔论。 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死了一个乞丐而已,偌大的天下,这种事情早已习以为常,他们甚至连去看一眼的兴致都没有。 他们既是民又不是普通的民,自视清高不与尚书大人这样的高官有什么瓜葛,同时也瞧不起为填饱肚子每日芨芨营营的最底层百姓,更何况死的还是个乞丐。 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非官非民的名流们来说,倒也无可厚非。 但尚书大人亦如此泰然自若地坐着继续喝茶,这就让顾不全无法理解了。 “这副气咻咻兴师问罪之状,又是谁惹不全姑娘不痛快了?” 尚书大人瞧了瞧顾不全,又瞧一眼容将军,边品茶边慢悠悠问道。 “出人命了, 大人一点也不关心吗?”顾不全反问。 尚书大人放下茶盏,笑道:“关心,并不一定要过问。” “可您是官,不是普通百姓。而今王马氏命丧您的眼皮底下,您也不过问吗?” “要过问,但不是由本官来问。” 尚书大人点了点头,一点也不急不恼,只是抬眼问容将军。 “报京兆府了吗?” “回大人,已经让茶小二去报了。”容将军从容答道。 “唔。” 尚书大人这才起身走出了洗尘茶庄,闹哄哄的场面立即安静了下来。 “诸位的诉求,本官都听到了,也明白了。” 王尚书不愧为人中翘楚,面对众多书生的诘问,依旧面不改色。 “适才诸位说民分三六九,可知官也分三六九?本官是礼部尚书,掌管的是典礼与科举事务,对于查案,一则并非本职,二则也非本官擅长,不可一味瞎糊弄。京城的治安事务,本就是由京兆府掌管,他们对此更得心应手,所谓术业有专攻嘛。且各部有各部的职责,如若不能各行其职,随意插手其他司务,则天下岂不要乱套?” “尔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将来也是要走官场之道,若是连各行其职的道理都不懂,那本官奉劝诸位,立即收拾行囊回家去,不要进科场了。因为就算侥幸上榜,谋个一官半职,将来也必定死在为官任上。并非本官危言耸听,此为至理名言,尔等切要牢记。” 众书生闻言皆面带羞愧之色,个个沉默不语,连那位怪话书生也不吱声了。 顾不全听着尚书大人的话,好象也颇有几分道理,所谓虾有虾路蟹有蟹道,这个道理她懂。 不禁对尚书大人肃然起敬,比起青州府那位喜欢亲临案发现场瞎断案的一两金,尚书大人不知强了多少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