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落雁坡血案(二)-《天生我材顾不全》
第(2/3)页
顾不全望着板车上睡得昏天黑地的凌岸,一声叹息。
如果他醒着,或许能看到一些她未能发现的线索。
“那不一定,也许人家是兄妹。”摇铃道。
“不,是夫妻,且可能是女儿与女婿。从年轻女子的发髻可以看出她已嫁人,但从她穿袄而未披衣来看,她在家中并无特别避讳,所以我判断她是女儿而非儿媳。”
“管他谁跟谁,查案自有官府。”
尽管摇铃一直不肯承认顾不全比她聪明,但也想不出反驳的话来,随即一惊一乍道:“不好啦,傻蛋不行了,快没气了。”
这下顾不全慌了神,也顾不得什么杀人命案了,拉起板车来拼命赶路,一口气不带歇地直奔京城。
京城的繁华与青州府有所不同,市井的喧嚣之中带着几分说不出的拘谨,或是因为是天子脚下的缘故吧。
尚书堂倒也不难打听,路人说起来都赞不绝口。
“一个医馆,叫什么尚书堂?听起来倒好像有意巴结官场的做派。”
摇铃不以为然道。
顾不全亦慌了神,一心只想救傻蛋,却不曾细想过,“尚书堂”的确不象是一家医馆该有的名字。
如果真如摇铃所说,玉大夫只是个沽名钓誉之辈,那傻蛋还有活命的希望吗?
“姑娘不懂就休得胡言乱语。”路人甲嗔怪道。
路人乙则笑道:“姑娘还别说,这医馆还真与尚书大人有关。”
原来尚书堂本名叫济世堂,据说乃福宁州名医,百年传家至现在已是第四代,十年前由现如今的当家玉知慎迁至京城来,其医术高超妙手回春自不必说,为人还极是谦和,在同行中口碑极好,老百姓都称他“玉先生”。
三年前,京中显贵家的一名福宁籍小妾失踪,有人见她进了济世堂,但没见她出门,显贵非说被玉知慎诱拐后杀害了,于是报官。
玉知慎当即被下到狱中,济世堂也被封了。
礼部尚书王云郾大人曾请玉知慎看过病,对他的为人赞赏有加,因而出面斡旋,最终还玉知慎清白。
玉知慎感念王尚书的恩情,医馆重新开业改名“尚书堂”,并敬奉各种珍贵药材以谢王尚书救命之恩。
结果,王尚书亲自将所有礼品全部退了回来,并亲手题匾“尚书堂”三字,叮嘱玉知慎将所受之恩回馈百姓。
玉知慎当即发誓,将无偿救治贫困百姓,但有难处,不收毫厘。
从那以后,百姓提起尚书堂,必说王尚书,提起王尚书,也必然少不了尚书堂。
“玉先生是好人,王尚书更是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体恤黎民的好官。没有王尚书,就没有如今的尚书堂呐。”百姓皆如此说。
“果真?”摇铃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用银子治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