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内部问题-《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3/3)页
而一个校尉,多的时候领五部,也就是两千人;少时则领三部、四部,也就是一千来号人,或者两部八百人。
然后问题也就来了。
如果军司马不能制衡下面的曲长了呢?
那这个几乎必然空降的校尉,他还怎么打仗?
再下面来说,一个县的两百人,总也是要有一个领头的吧?
要是为了方便起见,将这个领头的变成世袭罔替……
应该也是很正常的吧?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曲长被称之为军侯的原因所在。
他们显然更有价值。
或者说在那两百人当中更有威望。
那什么样的人才会在一个县内的两百人内更有威望呢?
不是世家。
不是豪族。
大概率会是那些较大的地主。
如此一来,军中的战斗力来自于哪里,应该已经很清楚了吧?
是的,就是来自于地主,或者说是来自于地主家里的佃农子弟。
但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因为地主的子弟想要坐稳军侯的位置,就必然要有一定的威望。
换句话来说,平日里最舔着那些地主的佃农,往往都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有了好处的时候,他们领,有了坏处……也就是需要服徭役的时候,则是让那些不听话的人上。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时间一旦长了,那将是个什么形势?
是的,人人都会舔着地主,人人都会把地主当成天一样的存在。
更为可怕的是,他们还会借助这种威望,不断地实施一些没有人性的行为。
比如圈地兼并。
你不卖?
小心老子让你去当兵!
小心老子让你去徭役!
小心老子……
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敢不卖?谁还敢跟地主作对?
就算是一县之长,面对这样的一户人家,往往都是要低头认怂的。
这便是封建时代的兵员制度了。
看起来好像很正常,可事实上来说,这种‘正常’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了战事,军队的战斗力就很难保证了。
这对于刚刚起家的刘备集团来说,那伤害可着实是太大了。
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在挖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