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黄忠却在第一时间就给陈逢发来了一封书信。 书信当中,他表现出了极大的隐忧。 忧什么呢? 简单来说,这个时候的襄城,以及其周围的区域,之前都还是曹魏的占领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人到底是不是真心归附,到了战场之后会不会轻易投降,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也就是说。 如果轻易相信了他们,甚至还为此欢欣鼓舞,说不定就会因为内奸的作乱,搞出许多乱子来。 陈逢当然也知道,不过他在琢磨了一阵之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除了一些必要的查探之外,让百姓自发的去做就行了。” 他的做法很简单。 就是不管那些百姓做什么,都全面接受……除了让那些百姓直接参军。 因为这就是底线。 一旦这个底线破了,或许曹魏就会派遣出极大的内鬼力量出来搞事了。 黄忠对此欣然接受。 于是乎,襄城周围的防线,瞬间压力便下降了好大一截。 他们本来都在直面曹操各路兵马的军锋。 压力极大。 可是在百姓加入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这样的人,居然也能得到爱戴…… 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也就士气大振了。 道理很简单。 因为在人生当中,每个人都有需求。 后世有人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说起来也就是五个。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前三者,其实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能轻松获得的。 但后面的两个,那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所以,当百姓们自发地认可他们这些人之后,他们瞬间就获得了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 这样一来,焉能不士气大振? 因此之故,当他们再度面对曹操的大军之际,不仅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一些胆小怯懦,甚至都开始疯狂地反击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人,确实是很纯真。 就只是一点点的好处而已。 就只是一点点的小面子而已。 他们却愿意为此付出生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