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司马懿在安排了陈逢使团住下之后,就匆匆地来到了皇宫之外,出示了一块牌子之后,他也就进入了其中。 作为最先劝进的人员之一,司马懿有这种资格。 “来了?” 曹操正坐在阶梯上仰望天空,听到声音,忍不住转过了头,看到是司马懿后,随口问道:“仲达觉得那陈逢如何?” 说话时,他又将目光转向了天空,仿佛那里有着什么在吸引他似的。 “若非确实没有接错人,臣险些以为见到了街头游(流)民。” 司马懿摇头道:“那人实不像传说所言一般,智计无双。” “哦?” 曹操来了兴致,转过头道:“说说他当时如何表现的。” “喏。” 司马懿答应一声,接着就把之前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臣当时前去迎接,他过来之后便说……” “臣以为,此人着实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他没有进行任何的艺术加工,更没有半点的添油加醋,只是将自己的认知作了汇报。 “你要这么想,那可就错了。” 曹操叹了口气,喃喃道:“他之所以对你如此不满,实是因为你的劝进,要知道,当初陈逢可是连我也都骂的,那时他曾言……我为汉臣,怎能投靠曹贼?!” “这句话朕一直记得,记到了今天。” “因为当时朕以为,陈逢小儿看错了朕,可没想到……如今我竟真的做了篡位之举。” 说完,便是一声感慨。 他似乎在感叹,世界变化的太快。 “陛下之所以称帝,乃是人望所归,并非因为其他。” 作为第一波劝进的人,司马懿自然是要进行纠正的。 “是啊,人望所归。” 曹操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感叹,‘若真是人望所归,荀文若又怎会弃我而去?荀攸又怎会称病不出?’ 当然,这种感慨也就只是持续了片刻而已,曹操很快就清醒了过来。 他当时之所以称帝,那可真是不得已而为之。 要是不称帝的话,天下的诸侯,恐怕很快都要跟刘备搅和到一起了。 不仅仅是南方,或许还有北方、西北方、东北方。 这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而在他称帝以后呢? 最起码来说,马腾没有进行反对,公孙康甚至还送来了贺礼。 这就是好的。 当然,要说一点感慨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来说,曹操当初真的没有其他的想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