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备的脸色之所以古怪,并不是因为陈逢没有做事。 事实正与之相反。 陈逢做了很多事。 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说服众人一同北伐……那时候,谁能想到曹操留在荆州的力量会这般虚弱呢? 陈逢却敢断言! 不仅断言了,而且还甩出了很多个论点来进行支持。 事实最终证明,陈逢的判断没错。 这便是一份大功。 再比如说,支持刘备强攻当阳……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当阳拿下了啊。 襄阳的门户,也就这么打开了。 还比如说,刘备几次出错,甚至之前还想亲自下场时,都是陈逢拉着不让的。 这就更难了。 如果有人根据之前到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写出一本历史着作的话。 那么陈逢将在其中占据极大的比例。 最起码也是‘逢曰’,而非‘或曰’。 光是这一点,便足以让他彪炳史册了。 因为自古以来的聪明人很多很多,但他们往往在某些关键时刻到来时,成为了或曰。 然后,那个某某曰就显得很牛掰了。 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也就是张良跟萧何了。 他们每每出场,几乎都是‘良因说汉王曰’、‘何因说汉王曰’。 跟他们恰好相反的,则是那些‘或曰’。 有一说一,这些记载当中,虽然更加显眼的是刘邦这个汉王,但他们却都成了数千年的楷模。 比如,某些比较知名的君主,在遇到人才时,往往便会用他们做比。 如荀或,便被曹操来了一句:乃吾之子房也……从此之后名声大噪。 虽然这其中有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荀或自身的能力够强,但吾之子房这四个字,却同样有着极大的重量。 而在此战当中,陈逢便扮演了这么一个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一个角色。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就来了。 “子吉若能全力助我,何愁不能匡扶汉室?” 这便是刘备的心里话,同时也是一句隐藏了很久的感慨了。 “……” 陈逢沉默片刻后,苦笑道:“玄德公太看重我了,实际上来说,我虽然有几分才华,但相比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