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南方六州里,许多偏僻些的地方,多的是茶马古道,适合跑马帮的生意。另外,在淮州南面,临近越人的州境,亦有不少南方小鬃马的马场。 这对于生意而言,算得上得天独厚。 …… 约莫有六七日的时间,陈家马场的人,才算赶到了登丰城附近。在报了关津之后,陈景并没有入城买宅。因为要养马的关系,选择了城外建庄。 此时登丰城的官坊里,一个老文吏,穿着打满补丁的公袍,一抬头,便冲着陈景微笑。 “你的公证,我已经看过了,并没有问题。附近又无闲置的庄子,你便只能买地契了。” 陈景点头,“大人,地契也可。” “呵呵,你听我说,地契自然没问题。但有个理儿,这城外的地契,不仅是契主的,那附近的村人百姓,也当有一份银子。你也知道,朝堂上的大先生行变革之法,是为天下百姓考虑的。” 陈景心底悲哀。他很明白,这并不是大先生变法的初衷,而是在他离开之后,南面六州里,许多人扯着维新变法的大旗,借机敛财。 让陈景不明白的是,京城的小陛下,为何这般急躁,将大先生急急召了回去,变法的果实,明明还没采摘。 “几两。”陈景声音发沉。 “原先给契主的,要一百两,再给村人百姓的,也同样是一百两。共二百两,另外,你需要花二两的登记费用。” 陈景只觉得,面前这老吏身上的补丁,如同嘲讽一般,刺目无比。什么分给村人百姓的一百两,极可能落入这些蠹吏的手里。 “交了银子,你便可以选地方了。我官坊这里,向来是公正的。你瞧瞧,这上面的题字,写了什么?” “公正严明。” “那便是了,我这一身公袍,穿了二十余年,都不舍得买身新的。大先生说了,为人父吏,要清廉比风的。” 陈景面无表情,拿出了二百两的银票,又寻了二两碎银,尽数搁在了桌上。 那老吏脸色狂喜,将银票银子拿起,又匆匆放到了桌下。 “该喊你一声陈东家了。城外的几处地方,你便择选一处,作为养马场吧。” 陈景接过录册,看了好一会,才选定了位置。离着登丰城不到十里,且取水方便,附近还有林子。唯一不好的地方,这地儿不远,原先便是埋坟之地。听说有伙贼人被官家杀死,尸体就地掩埋。 第(2/3)页